(

)

边塞
秋天
怀古
征人
景象的

译文

第一句“塞月秋圆白雁飞,五侯池馆醉光辉”可以翻译为:在边塞的秋天,月亮圆润明亮,白雁翩翩飞舞。五侯的池馆中,人们沉醉在光辉之中。
第二句“清歌夜夜缠头锦,谁念征人铁作衣”可以翻译为:夜夜传来清脆的歌声,伴着华丽的锦绣。可是有谁,会想到那些身着铁甲的征人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凄凉与繁华的对比,以及对戍边战士艰苦生活的感慨。首句“塞月秋圆白雁飞”,以秋夜的满月和南飞的大雁为背景,营造出边塞特有的孤寂与辽阔之感。月圆而塞外却无家可归,大雁南飞象征着远离故土,隐含着戍边将士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次句“五侯池馆醉光辉”,转而描绘了边塞贵族府邸的奢华与欢乐。五侯指的是古代封赐的五个高官,此处借指边塞的权贵们。他们宴饮池畔,灯火辉煌,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边塞生活中的贫富差距和权力的不公。第三句“清歌夜夜缠头锦”,进一步描绘了权贵们的享乐生活。夜夜有清歌相伴,锦衣华服,歌舞升平,但这一切与边塞的艰苦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暗示了社会的不平等。最后一句“谁念征人铁作衣”,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与关怀。在权贵们享受盛宴之时,有多少战士穿着铁甲,在边关守卫国家,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牺牲。这句诗深刻揭示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残酷现实,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牺牲者的敬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边塞生活的两面性——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残酷的战争现实;既有权贵的奢华生活,也有戍边将士的艰苦付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牺牲者的深切同情。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唐·卢照邻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