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
下
曲
(
其
七
)
河
水
车
流
占
孟
津
,
征
夫
立
马
泪
沾
巾
。
总
怜
似
雪
河
边
骨
,
尽
是
生
前
意
气
人
。
边塞
战争
离别
悼亡
译文
第一句“河水车流占孟津,征夫立马泪沾巾。”的意思是:黄河水汹涌奔腾,征战的军队占据了孟津,出征的士兵们勒住马匹,泪水打湿了衣襟。
第二句“总怜似雪河边骨,尽是生前意气人。”的意思是:总体上看着河边掩埋的白骨,像被大雪覆盖一般,他们生前都是意气风发的英雄人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悲壮情感。首句“河水车流占孟津”,以“孟津”这一地名引入,暗示战争的地点,而“河水车流”则生动描绘出战事的紧张与频繁,仿佛连河水都承载着战争的车轮滚滚向前。“征夫立马泪沾巾”一句,直接点出了士兵们的真实情感。在战马前驻足,泪水湿透衣襟,既表现了他们对战争的无奈与痛苦,也体现了他们对家国的忠诚与深情。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后两句“总怜似雪河边骨,尽是生前意气人”,将战争的牺牲者比作“河边骨”,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惨烈和生命的脆弱。这些“似雪”的骨头,曾是充满意气风发的生命,如今却化为冰冷的遗骸,令人不禁感叹生命的无常与战争的无情。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战争中牺牲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塞下曲(其七)》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