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王
乐
用
冷
庵
歌
君
不
见
淮
阳
城
,
君
不
恋
曲
江
景
。
君
不
味
罗
珍
羞
,
君
不
皦
衣
裳
锦
。
君
居
冰
一
壶
,
君
出
雪
一
艇
。
千
山
寂
鹗
声
,
万
境
绝
尘
影
。
道
有
冻
饿
人
,
冷
庵
无
此
冷
。
我
寒
待
君
衣
,
我
饥
待
君
省
。
民
瘼
不
问
问
牛
喘
,
莫
学
汉
家
丞
相
丙
。
冷
庵
冷
,
冷
如
铁
。
万
国
如
在
红
炉
中
,
江
南
六
月
寒
风
雪
。
耻
庵
好
向
冷
庵
游
,
冷
庵
好
傍
耻
庵
结
。
庵
外
诸
君
知
不
知
,
两
庵
里
事
乾
坤
歇
。
怀古抒情
写景
情感
忧民
冬天
咏物
冷庵
译文
你可曾见过淮阳城?你不曾留恋曲江的风景。
你没有品尝过珍馐美味,你也不在乎穿着华丽的衣裳。
你住在一个像冰壶一样的地方,你乘坐一艘如雪的船只。
千山万岭寂静无声,万境之中没有尘世的影子。
道路上有受冻受饿的人,而冷庵里却没有这样的寒冷。
我寒冷时等待你的衣物,我饥饿时等待你的施舍。
对于民生的疾苦不闻不问,就像牛在喘气一样,不要学汉朝的丞相丙那样无动于衷。
冷庵冷,冷得像铁一样坚硬。
万国仿佛置身于红炉之中,即使在江南六月也像寒风雪一样寒冷。
耻庵喜欢到冷庵游玩,冷庵也喜欢与耻庵相伴结交。
庵外的你们可知道吗?这两个庵里的事情让乾坤都为之歇息了。
赏析
这首诗以冷庵为题,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清冷孤高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比淮阳城的繁华与曲江的美景,以及罗珍羞、衣裳锦的奢华,来反衬冷庵生活的简朴与清冷。冷庵如同冰壶、雪艇,置身于千山万境之中,远离尘嚣,独享寂静与寒冷。诗中提到“道有冻饿人,冷庵无此冷”,表达了对社会上贫困者的同情,同时也强调了冷庵主人内心的冷漠与超然。接着,诗人以“我寒待君衣,我饥待君省”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关怀,似乎在说,即使自己身处困境,也希望有人能给予温暖和帮助。“民瘼不问问牛喘,莫学汉家丞相丙”一句,借历史典故,批评那些只顾自身利益,不顾百姓疾苦的统治者,呼吁人们要关注民生,体恤百姓。“冷庵冷,冷如铁”、“万国如在红炉中,江南六月寒风雪”等描述,进一步强化了冷庵环境的极端寒冷,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孤高与坚定。最后,“耻庵好向冷庵游,冷庵好傍耻庵结。庵外诸君知不知,两庵里事乾坤歇”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被外界所忽视或不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冷庵这一意象,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孤独与共融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