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边塞
写雪

译文

众多毡车杂乱纷繁,五更时分冲破雪夜渡过滦河。
车辕上的老妇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行程,她倚靠在岸边,敲开冰面给骆驼饮水。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塞上曲五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冬季边塞行旅图。首句“杂沓毡车百辆多”展现了车队规模宏大,车辆众多,行进在寒冷的塞上,显得热闹而繁忙。"五更冲雪渡滦河"进一步点明了时间,清晨五更时分,车队顶风冒雪横渡滦河,显示出旅途的艰辛。接下来的两句“当辕老妪行程惯,倚岸敲冰饮橐驼”,则聚焦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妇人,她驾着车辕,对这样的行程早已习以为常。她倚靠在岸边,敲打河面的冰层,为骆驼提供饮水,这一细节既体现了边地生活的艰苦,也展现出人与动物共克时艰的温馨画面。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刻画,展现了元代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坚韧,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生。

乃贤

252首
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猜您喜欢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杂曲歌辞·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怒号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
雨雪曲
南北朝·张正见
胡关辛苦地,雪路远漫漫。含冰踏马足,杂雨冻旗竿。沙漠飞恒暗,天山积转寒。无因辞日逐,团扇掩齐纨。
夜饮归戏作
宋·赵孟坚
夜雪合三更,昆崙兵密渡。常时喜慨谈,此夕若亲睹。杯行数已长,谈辩气掀举。微酣上篮舆,迢迢向归路。出门林尽白,飞雪正零舞。苦寒嗟仆夫,鳖跛良窘步。北风恶打头,灭烛失四顾。平.....
题雪中归猎图
明·刘崧
鹰犬萧萧得隽回,独骑瘦马下崔嵬。南山风雪黄斑出,不见将军纵猎来。
过穆陵关
明·陶安
层冰积雪蔽岩扃,绝顶高寒酒易醒。铁壁重围天设险,石梯万级地扬灵。国家混一无南北,州境绵联别兖青。俯视人间悬绝甚,紫薇垣近手扪星。
雪中感怀(其二)
明·谢榛
天教强健老年身,自觉诗成调转新。三晋关河无旅雁,万家风雪几愁人。樽中醴酒堪怀古,笛里梅花未是春。形胜肯淹青玉杖,乾坤何愧白纶巾。
寄友人作
元·陈宜甫
年壮共嗟吾与君,苦愁诗思乱纷纷。边城古路开残雪,夜月孤鸿叫断云。天远望乡怀渺渺,岁穷流水叹沄沄。眠醒独更堪清冷,烟陇空寒山笛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