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岁
儿
入
视
遣
归
不
去
同
宿
数
夜
有
感
良
知
好
向
孩
提
看
,
天
下
无
如
父
子
亲
。
我
有
乾
坤
大
父
母
,
孝
情
不
似
尔
情
真
。
亲情
思乡
母爱
赞美父母
情感流露
赏析
此诗《五岁儿入视遣归不去同宿数夜有感》由明代诗人杨继盛所作。诗中以五岁孩童的视角,表达了对父母之爱的独特感悟。首句“良知好向孩提看”,点明了孩童纯真心灵的珍贵,认为理解人性与情感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观察幼小的孩子。接着,“天下无如父子亲”一句,直接抒发了对父子亲情的赞美,强调了这种关系的深厚与独特。“我有乾坤大父母”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父母的敬仰之情,将父母比作包罗万象的天地,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敬畏。最后,“孝情不似尔情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孝心的反思,认为自己对父母的孝顺之情,无法与孩童对父母的纯真感情相比,突显了孩童情感的纯粹与真诚。整首诗以孩童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比成人与孩童对父母情感的不同表达,深刻揭示了亲情的真谛和纯真,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伦理的深思熟虑。
杨继盛
93首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猜您喜欢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
示师文二首(其一)
元末明初·王冕
生涯犹未定,归去勿来迟。故里虽云好,吾家正及饥。敬尊须重礼,对母说新诗。梅竹平安否?先书报我知。
重九寄史中丞
元·曹伯启
陋室维摩病绕身,诗书堆案乐清贫。世间谁似盘沟老,报国归来复报亲。
德兴邑廨石刻(其二)
宋·无名氏
我田我地,我桑我梓。只知百里,不知千里。我饥有粮,我渴有水。百里之官,得人生死。孤儿寡妇,一张白纸。入著县门,冤者有理。上官不嗔,民即欢欣。上官不富,民免辛苦。生我父母,.....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同邓博罗登鸡鸣山时汝德司成同登
明·邹元标
鸡鸣楼阁倚层霄,我辈同登未寂寥。曾向罗浮专五岭,今从白下忆诸朝。钟山云气当窗袅,册府莺声傍柳娇。不禁乡思春烂漫,紫荆花下听鸣韶。
者海铅厂三首(其三)
清·郑珍
龟甬边炉宿,煤丁倚石炊。妻儿閒待养,乔罐死犹随。物力秪斯数,生涯能几时。年年南北运,不见穷山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