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
澹
轩
为
大
德
观
王
道
士
题
昔
年
欲
问
参
同
契
,
暇
日
曾
过
恬
澹
轩
。
羽
客
相
逢
应
悟
道
,
黄
庭
诵
罢
竟
忘
言
。
宾
墀
苔
老
稀
人
迹
,
仙
丈
云
深
绝
市
諠
。
身
世
飘
然
如
物
外
,
何
须
更
懝
访
桃
源
。
写景抒情
咏物悟道
地点
怀古感怀
读书
译文
多年前,我曾想要询问关于参同契的问题,并抽空参观了恬澹轩。
与修炼者们相遇,我们应该领悟修道之理,读完《黄庭经》后竟让我无言以对。
贵客居住的台阶上长满了青苔,人迹罕至,显得格外幽静。仙人所在之处云雾缭绕,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我自身的感觉如同在物外飘然欲仙,何须再费力寻找什么世外桃源呢?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恬澹轩为大德观王道士题》描绘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感悟。首句“昔年欲问参同契”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经典《参同契》的探求之心,暗示了他对超脱尘世的追求。次句“暇日曾过恬澹轩”回忆了他曾造访王道士静修之地,体验那份宁静淡泊的生活。“羽客相逢应悟道”中的“羽客”指道士,诗人认为在这里遇见的道士们应该已经领悟了道的真谛,体现了对道教修行者的敬仰。接下来,“黄庭诵罢竟忘言”描述了在诵读《黄庭经》(道教经典)之后,人们沉浸在其中,达到了无言的境界,表现出对道教内省与静寂的推崇。“宾墀苔老稀人迹,仙丈云深绝市諠”两句通过描绘环境的清幽和人迹罕至,强调了恬澹轩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以及王道士的超凡脱俗。最后,“身世飘然如物外,何须更懝访桃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认为自己无需特意去寻找像桃花源那样的理想世界,因为心境已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理解和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超脱的追求。
猜您喜欢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广陵杂咏(其二)
清·吴山
一榻残书兼旅思,半窗镫火与疏钟。静看六代江南志,坐尽维扬夜雨浓。
游洞壑山庄
明·沈鍊
几处山川近世中,向来车马不曾通。今宵揽辔烟霞里,何异神仙驭玉龙。
郭圣与黄希声问候
宋·陈起
山有灵芽可点金,名医未遇若为寻。药房掩昼情多感,竹榻逢秋老不禁。座上遍将唐帖揭,架中闲取晋诗吟。病怀得此相料理,更接兰交问讯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