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吕
提
干
并
简
谢
泉
山
云
一
夜
雨
,
稳
放
过
阊
船
。
坑
发
宁
遗
圹
,
民
贫
不
为
钱
。
范
碑
秋
寺
古
,
楚
观
暮
江
前
。
寄
谢
东
山
老
,
灵
砂
并
欲
仙
。
山水写景
友情送别
古迹怀古
秋景
译文
山间云雾缭绕,一夜之间似乎要下雨了,但我仍稳稳地放过了阊江上的船只。
即使是挖掘墓穴,我也不会遗留墓坑和墓圹,对于民众的贫困,我不会用金钱来衡量或解决。
范碑历经秋日寺院的古老岁月,楚地的观景楼矗立在暮江之前。
我寄信给东山的老友,希望能得到灵砂,并一起修炼成仙。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送吕提干并简谢泉》。诗中通过描绘山云、夜雨、阊船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首句“山云一夜雨”,借助山云与夜雨之间的交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带有某种预兆的氛围。这里的“一夜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也可能是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一种隐喻。次句“稳放过阊船”,诗人使用“稳放”二字,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顺其自然的情感态度。这里的“阊船”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联系和即将到来的分别。第三句“坑发宁遗圹,民贫不为钱”,则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坑发,即挖掘古墓以获取珍宝的行为,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而“民贫不为钱”则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接下来的两句“范碑秋寺古,楚观暮江前”,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思考。这里的“范碑”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著名石碑,“秋寺”则是对宁静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场所的描写。而“楚观暮江前”,则是在夕阳下眺望长江的意境,诗人在此刻感受到一种宿命般的情愫。最后两句“寄谢东山老,灵砂并欲仙”中,“东山老”可能是对一位隐居或高寿之人的尊称,而“灵砂并欲仙”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且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历史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方岳
1488首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您喜欢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二十七)
宋·释居简
华鲸吼月,虚籁沈秋。裂破玄关了,随流复入流。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光福寺与夷叔围棋夷叔属赋诗纪之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鬓底湖光万顷浮,极天帆影落茶瓯。半床花雨同僧夏,一磴松风对弈秋。逃世何心还逐鹿,忘机吾意羡飘鸥。浮山说法欧公喜,国手应知逊一筹。
法相寺中老樟一株双干皆大十围其本殆不可量不知何代物也散原老人属同赋之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法相院中长耳僧,早空诸相藏锋棱。一朝永明偶饶舌,结跏俄顷惊肤冰。应身历劫住山寺,定光一线燃龛灯。我寻春茶数来止,但赏修竹青层层。忽逢大身仰突兀,老樟分干双龙腾。互如天柱伸.....
登镇州隆兴寺阁
元·刘因
大行鳞甲摇晴空,层楼一夕蟠白虹。天光物色惊改观,少微今在青云中。初疑平地立梯磴,清风西北天门通。又疑三山浮海至,载我欲去扶桑东。雯华宝树忽当眼,拍肩爱此金仙翁。金仙一梦一.....
舟次怀旧
明·卢龙云
忆昔扁舟此地过,樽前谈咏得羊何。几回梦断清秋月,何处重听子夜歌。远道炎蒸愁赤日,孤村云石蔓青萝。山阳笛在偏增感,不尽离怀对绿波。
二郎神·西施浣沙碛
宋·周弼
浪花皱石,飐夜月、欲移还定。想白苎烘晴,黄蕉摊雨,人整斜巾照领。剪断鲛绡何人续,黯梦想、秋江风冷。空露渍藻铺,云根苔甃,指痕环影。重省。五湖万里,谁问烟艇。料宝像尘侵,玉.....
舟宿湖口(其二)
宋·董嗣杲
长年人海混潮声,水宿荒凉却夜惊。月照空巢乌绕树,风吹短草雁知更。要观此地秋涛壮,更待明年春水生。不比蜃楼多变见,綵云初日拥层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