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写景
春天
离别
送别
咏物
节日
清明节
情感
怀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世界。“黄金线软,玉露生轻润。”开篇即以精致的语言描述了早晨的景象,金线指的是柔和的阳光,而玉露则是挂在花间草尖上的细小水珠。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清晨的宁静与湿润,更通过“软”和“轻润”两个词语传达了一种柔美的情感。“青头破出芽,拂烟痕、一枝犹嫩。”诗人细致地观察到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细节,青色的新芽破土而出,带着一丝烟气的痕迹,一枝花还显得那么柔弱。这些描写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东风著意,不放舞间□,春渐暖,柔无力,依依怨和□。”东风是春天的象征,它不仅带来了温暖,也似乎有了一种情感上的寄托。诗人通过“著意”二字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柔弱无力和依依不舍。“旗亭带晚, 又是清明近。”这里的“旗亭”可能指的是园中的一处建筑,或许是赏花的地方。诗人提到这个场所,是在暗示即将到来的清明时节,这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美好记忆的季节。“惹尽别离愁,约啼莺、深深与问。”这两句转换了情感的氛围,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转向了内心的情感体验。“惹尽”表达了一种积累的情感,而“别离愁”则直接指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约啼莺,即是呼唤燕子,通过这种行为来深深地询问和探讨生命中的某些问题或情感。“灞陵伤感,那更入阳关,扳折处,我无心,行人自多恨。”这里的“灞陵”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名词,而“阳关”则是古代的一座关隘。诗人通过提及这些地名,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伤感。在“扳折处”,即是在某个地方停留下来,诗人表示自己已经没有了继续前行的心情,而“行人自多恨”则是对过客的怜悯,他们或许也带着各自的忧愁和不舍。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以及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感慨。诗中多次出现的情感转换和心理活动,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丰富和审美深度。

仲殊

87首
北宋僧人、词人。本姓张,名挥,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