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物
田园
赞美
佳节
写鸟
写山
写水
情感
亲情
地方特产

译文

第一句“别号蹲鸱作一团,岷山异种紫成斑。”可以翻译为:蹲鸱别号的东西聚成一团,岷山出产的奇异物种呈现出紫色的斑点。
第二句“炉边小试农家味,身世无须问懒残。”可以解释为:在炉边尝试一点农家风味的食物,不必深究它的身世,就像懒残一样。
第三句“调玉糁,佐朝餐。也强芹菜性偏寒。”这句的翻译为:用调料调好玉米糊糊作为早餐的佐料,不过还要配一些芹菜,因为它能清凉去火。
第四句“客来莫笑同羊赠,俗例留充饯岁盘。”的译文是:有客人来时不要嘲笑我只送羊肉当礼物,这是习俗,留下来可以为新的一年增加一份庆祝和喜庆的气氛。

赏析

这首《鹧鸪天·芋》由清代诗人刘琬怀所作,以芋头为题,描绘了芋头的独特风味与日常食用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首句“别号蹲鸱作一团”,以“蹲鸱”这一别名形象地描述了芋头的形态,仿佛一团蹲坐的生物,生动有趣。接着“岷山异种紫成斑”,点明芋头的产地与颜色特征,岷山的特殊品种,紫色斑驳的外观,既展现了芋头的地域特色,也暗示其不同于寻常的品质。“炉边小试农家味,身世无须问懒残。”这两句将芋头置于家常烹饪的场景中,通过“小试”二字,表达了对芋头简单朴素的烹饪方式的喜爱,同时也借“懒残”(古代传说中的乞丐,后成为禅宗高僧)的故事,暗示芋头虽非珍馐,却能温暖人心,满足生活的最基本需求。“调玉糁,佐朝餐。也强芹菜性偏寒。”这里进一步描述了芋头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与玉糁(一种细碎的粮食)搭配,作为早餐的佐料,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提供温暖的口感。同时,将芋头与芹菜进行对比,强调了芋头性温,更适合冬季食用的特点。最后,“客来莫笑同羊赠,俗例留充饯岁盘。”这两句则从待客之道的角度出发,邀请客人品尝芋头,不因它与羊肉相提并论而感到尴尬,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传统习俗,用来款待宾客,庆祝年末的团圆时刻。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芋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程度,也蕴含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节日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词以芋头为载体,不仅赞美了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人与食物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传统文化中的温馨与和谐。

猜您喜欢

题马贲画鸂图
金·党怀英
双眠双浴水平溪,共看秋光卧两堤。谁信潇湘有孤雁,冷沙寒苇不成栖。
拾翠羽
宋·张孝祥
春入园林,花信总诸迟速。听鸣禽、稍迁乔木。夭桃弄色,海棠芬馥。风雨霁,芳径草心频绿。禊事才过,相次禁烟追逐。想千岁、楚人遗俗。青旗沽酒,各家炊熟。良夜游,明月胜烧花烛。
孤山
宋·谢翱
又冒晴丝向水涯,寒云冉冉护巾纱。能知绿鬓几回至,欲行黄冠此处家。已把掖垣等茅舍,不愁封禅对梅花。晚风吹袂过船去,看鹤上天冲碧霞。
东阿
清·爱新觉罗·弘历
毁贤誉不肖真舛,佞者其人周破胡。都道齐威并烹合,纳忠亦识损之乎。
水调歌头·游焦山,和方回,平仄通叶
清·杨玉衔
形胜任争战,京口锁双丸。蓬瀛清浅红尘,今已涨金山。北固江山天限,南服衣冠人换,六代百年间。一匹澄江练,尽处著烟鬟。隐君庐,孤木馆,草芊芊。华阳词翰,鹤鸣瘗石半钻刓。带玉芝.....
寿乔令
元·曹伯启
李白桃红春律仲,熊罴一夕占佳梦。崧岳钟英积善家,英材堕地真梁栋。万里云途早致身,牙绯济济照青春。当年东鲁蝗踰境,此日南山虎避人。玉树芝兰寿觞举,使君喜色形眉宇。宾朋杂遝轻.....
清平乐·寿彬斋四月二十八日
元·陈栎
清和天气。三荚萱犹翠。恰喜先生初度至。近迓薰弦佳致。几年人物彬彬。文华质实惟均。寿宿临之在上,龙溪文脉常新。
喜晴
宋·曾协
诗翁高兴动新晴,未踏湖山句已清。领略风光初入眼,指麾泉石欲盱衡。屡传黼扆方图旧,应有锋车便趣行。莫向苕溪恋行乐,葵心元向太阳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