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稿

鸿
抒情
怀古
写景
咏物
情感
思乡
思念
闺怨
赞颂
秋天
悼亡

译文

一卷忧伤的词作,轻轻点灯仔细翻阅,凄凉惆怅的情感缠绵不绝。
紫薇轩的旁边,只剩下冷清的月光,青松宅院之上,已经被荒芜的烟尘所封锁。
鲍妹才情出众,苏娘的锦绣文章已断,都化作了令人伤心的柳絮飘散在天空。
回想起当年,吟咏的笔沾染着五彩的墨水,在美丽的信纸上书写。她的芳名曾广为流传。
更何况她出身于名门望族,与王谢两家相提并论。
可叹的是,黄花瘦弱得与秋风相依为伴,在秋雨的帘外,人们斗智斗勇,春日雨幕之旁则展现出独特的妙处。
遥远的鸿案书信遥寄情感,远方的鸡窗作画亦饱含韵味。但想到要折桂夺冠的人,内心总会有无尽的牵挂和遗憾。
她所留下的物品中,那绣花囊里剩余的墨水显得尤为悲凉,而那些精心汇集的诗篇更是让人心痛。

赏析

这首《沁园春》词,由清代刘琬怀所作,以《紫薇轩词稿》为题,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画面。词中运用细腻的情感笔触,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词的开篇“一卷清词,挑灯细翻”,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读者正与词人一同在深夜里细细品味着那些承载着深情厚意的文字。接下来,“凄恻缠绵”四字,直接点明了词中情感基调,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段充满哀愁的故事。“想紫薇轩畔,空馀冷月,青松宅上,已锁荒烟。”几句描绘了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孤寂与荒凉,冷月、青松、荒烟,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也暗喻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着,“鲍妹才留,苏娘锦断,尽付伤心柳絮天。”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两位女性形象,进一步深化了词中的情感层次,暗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与深沉。“芳名贯耳从前。况门第、声华王谢联。”这两句则从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的身份背景,以及其曾经拥有的荣耀与辉煌。然而,随着“叹黄花比瘦,秋风帘外,乌丝斗妙,春雨阑边。”的转折,词中的情感走向了低谷,主人公的现状与过去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鸿案情遥,鸡窗韵远,折桂人归恨总牵。”这几句继续深化了主题,通过“鸿案”、“鸡窗”等典故,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最后,“悲遗挂、检绣囊剩墨,汇集瑶篇。”以“瑶篇”收尾,既是对词集的赞美,也是对主人公情感世界的总结,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哀悼。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怀念的世界,让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深刻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