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二
诗
赠
半
墨
生
(
其
一
)
千
张
万
张
心
印
痕
,
寂
中
城
市
嚣
中
村
。
鹍
鹏
摩
霄
唾
燕
雀
,
泰
华
拔
地
多
儿
孙
。
一
戈
要
回
三
舍
日
,
寸
胶
莫
澄
千
丈
浑
。
试
看
潜
鳞
变
霹
雳
,
龙
门
咫
尺
登
天
门
。
写景
山水
励志
动物
城市
送别
译文
千张万张的纸张上留下心形的印记,这寂静的城市中,也仿佛有村落的喧嚣。
鹍鹏展翅高飞,俯视着燕雀,泰山般的壮丽景象孕育着众多的子孙。
一把戈可以抵挡三天的路程,即使只有一点点的胶水,也能让千丈的浑浊变得清澈。
你看那些潜伏的鱼种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雷电一样震撼人心,一旦跃过龙门,便如同登上了天门一般。
赏析
这首诗以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开篇“千张万张心印痕,寂中城市嚣中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进行鲜明对比,暗示了心灵世界的广阔与丰富。接下来,“鹍鹏摩霄唾燕雀,泰华拔地多儿孙”则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大鹏鸟与燕雀,以及巍峨的泰山与众多的子孙,形象地表达了宏大的宇宙观和生命的多样性。“一戈要回三舍日,寸胶莫澄千丈浑”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事物的复杂难解,同时也寓含着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努力的思考。最后,“试看潜鳞变霹雳,龙门咫尺登天门”以龙为喻,描绘了潜在的力量在关键时刻爆发,如同雷电般震撼,象征着个人潜能的无限可能,以及通过不懈努力达到理想境界的信念。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独到理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宇宙、生命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张元祯
38首
天顺四年进士。授编修,预修《英宗实录》,与执政议不合,引疾归。居家讲求性命之学。弘治初召修《宪宗实录》,进春坊左赞善,官至詹事。正德初进吏部侍郎。有《东白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