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寿
写景
抒情
赞颂
冬天
写花
梅花
情感
思乡
地点
西湖
山水

译文

满腹才华名扬四海,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皓发童颜,依旧威名远扬,被称为上卿。
从江的右边而来,带来了重要的使命,三尺之躯承载着厚重的责任;乘着扁舟归去,一帆风顺,轻装简行。
雪消融后,南浦的景色变得碧绿而令人心伤;梅花在西湖边绽放,清香扑鼻,清新宜人。
想要辞去朝中的官服,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寿朋等人试图以深情挽留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而才华横溢的官员,他以童颜皓发的形象被尊称为上卿。诗中通过“冰天桂海满才名”一句,巧妙地将冰天雪地与桂海的美景相融合,象征着这位官员不仅在官场显赫,更在文坛享有盛誉。接着,“皓发童颜称上卿”进一步刻画了其独特的外貌特征与高尚的人格魅力。“江右到来三尺重,扁舟归去一帆轻”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展现了官员从繁忙的政务中归来时的心情变化。初到时,可能因重任在肩而感到压力重重,但归途中的轻松自在则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雪消南浦伤心碧,梅吐西湖扑鼻清”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通过雪后南浦的碧绿与西湖梅花的清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最后,“欲卸朝衫恐难必,寿朋胥试有深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另一方面,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又让他有所犹豫。这种矛盾的心理,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和友情的深切感悟。

张元祯

38首
天顺四年进士。授编修,预修《英宗实录》,与执政议不合,引疾归。居家讲求性命之学。弘治初召修《宪宗实录》,进春坊左赞善,官至詹事。正德初进吏部侍郎。有《东白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