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写风
地点
冬天的
自然景观的赞美

译文

白话译文:北风连续呼啸了三天,随之而来的晴天里响起了雷声。这雷声推动着(江河中的)颓势之波,使其万里回旋。
白话译文:或许是小孤山(一座山峰)上留下了年迈的眼眸,在雪花堆积的景象中,它依然巍峨地矗立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小孤山遭遇风雪阻隔的情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首句“北风三日吼晴雷”,开篇即以强烈的北风和晴天中的雷声渲染出一种凛冽而震撼的氛围,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接着,“推得颓波万里回”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北风比作能推动巨大波浪的力量,形象地表现出风力之强,同时也隐喻了自然界中力量的不可抗拒性。“应是小孤留老眼,雪花堆里看崔嵬”两句,则转向对小孤山的描写。诗人想象自己站在小孤山上,面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凝视着远处的山峰,感受着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这里的“崔嵬”形容山峰高耸险峻,与雪花的轻盈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壮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心灵寄托的精神状态。

张元祯

38首
天顺四年进士。授编修,预修《英宗实录》,与执政议不合,引疾归。居家讲求性命之学。弘治初召修《宪宗实录》,进春坊左赞善,官至詹事。正德初进吏部侍郎。有《东白集》

猜您喜欢

琅琊山六题(其三)石屏路
宋·欧阳修
石屏自倚浮云外,石路久无人迹行。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
野望
唐·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登庐山诗二首(其二)
南北朝·鲍照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
柴关岭
清·祝德麟
水怒云愁鸟语欢,柴关立马望中宽。诸峰脚底小于豆,身在半天风雨寒。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
宋·张孝祥
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太一湫
金·杨云翼
四崖环抱镜光平,数亩澄泓石底清。寒入井头千丈雪,净涵嵓际一天星。傍人争出鱼依势,衔叶飞来鸟护灵。日日东风送潮出,只应绝顶透沧溟。
叠浪崖
清·爱新觉罗·弘历
层叠奇峰作浪形,大瀛海竖万寻青。渔人何物津轻问,祇合虚舟不繫停。
至日携搕登道场山
明·孙一元
瞥眼风尘岁屡迁,椒盘柏酒自留连。半生作计閒为上,到处论交山最贤。好句忽成黄叶寺,小舟漫倚白鸥天。松声泉语无人会,独坐岩头意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