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写景
山水
情感
忧民
警告
劝诫

译文

南山有一只凶猛的老虎,它所到之处无人能逃脱其爪牙的威胁。
悲风呼啸着吹来,山中的鬼魂在诉说着他们的苦难和贫困。
仿佛在诉说他们当初被老虎所食的痛苦,而那些被食的人却无人知晓他们的遭遇。
他们的筋骨散乱狼藉,皮肉也被撕得支离破碎。
有侠义之士想要捕杀这只老虎,但是陷阱没有提前准备好。
结果反而激怒了老虎,它咆哮着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
老虎捕食动物并吸取其精髓,捕食人也同样会吸取他们的脂肪。
这只老虎在道路上蹲踞着,瞪大眼睛常常因为饥饿而感到痛苦。
行人无处可逃避,既害怕老虎也害怕狐狸。
狐狸是老虎的帮凶和爪牙,与老虎一起搏击并吞噬生灵。
遭遇一次灾难就已经难以避免,如果同时遭遇两次灾难又该如何应对呢?
活着的时侯不要靠近狐狸的洞穴,死了也不要埋在老虎出没的地方!
生死都无法自由,前路迷茫令人踌躇不前。

赏析

这首《猛虎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猛虎在山林中的生存状态和对人类的威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弱者遭受欺凌的现实。诗中通过“南山有猛虎”开篇,形象地勾勒出猛虎的凶猛与孤独,接着描述了猛虎捕食的残忍场景,以及人们对其的恐惧与无奈。“悲风飒飒来,山鬼诉穷苦”,诗人借山鬼之口,表达了对猛虎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残酷法则。接下来,“似诉当初时,被食人不知”,则进一步揭示了猛虎的悲剧根源,即它曾经也是猎物,而非天生的食人者。“侠儿欲扑之,陷阱不先治”,表现了人类试图对抗猛虎的努力,但往往因为准备不足或方法不当而失败,甚至适得其反,加重了猛虎的愤怒。最后,“一虐犹难避,两虐将安图!”强调了在面对自然界的野兽和人类社会的双重威胁下,个体难以找到安全的生存之道。全诗以“生莫近狐穴,死莫傍虎嵎!”收尾,既是对猛虎生存环境的总结,也是对人类社会中弱者处境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丰富,不仅展现了猛虎的凶猛与悲惨,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