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湿
写景
夏景
抒情
情感
怀古
咏物
秋月
夏日生活
夏夜
夏虫
时间
人生
感叹伤怀
壮志未酬
个人抒怀

赏析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满江红·其十》是一首夏日田园诗,以铁笛声起,描绘了夏夜的清凉与静谧。"铁笛凄清,三弄后、高云欲裂",笛声悠扬,穿透夜空,仿佛要撕裂高高的云层,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篆烟几缕,匡床八尺",描绘了夏日夜晚的简朴生活,篆烟袅袅,卧于八尺宽的床榻上,更显宁静。"浴罢芙蕖花底湿,妆残茉莉香中觅",写的是荷花出水后的清新,以及女子在茉莉香气中寻找失落的美好。"对团圞、素月坐长风,松间石",画面转向一轮圆月,诗人独自坐在松林间的石头上,感受着长风吹过,心境悠远。下半部分,"纨扇扑,萤飞急",纨扇驱赶飞舞的萤火虫,展现出夏夜的生动;"金井断,虫吟逼",金井边的虫鸣声此起彼伏,显得格外清晰。诗人感叹"中年以后,伤神何益",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最后,"夜永试寻河朔饮,数奇莫去蓝田射",诗人借古人故事表达人生无常之意,"玉绳低、急雨响琮琤,冰弦砉"则以自然景象收尾,形容夜深时分,雨声如玉绳低垂,冰弦弹奏出急促的乐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音乐、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交织,展现了清夜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玉女庙
唐·吴融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病橘
唐·杜甫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剖之尽蠹虫,采掇爽其宜。纷然不适口,岂只存其皮。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