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

)

怀古
写景
抒情
秋景
咏物
情谊

译文

白云飘过,黄鹤早已寻不到踪迹,但为什么却想起了当年的丁令威呢?
山洞里似乎时间停滞,不知外面的朝政更迭,而人间岁月匆匆,再来到这里时已是子孙后代的事。
笛声吹奏起来,使秋天的江面变得更为阴暗;月亮的影子倒映过来,夜晚的时间变得稀薄了。
大醉后在楼上呼唤费祎(古人名),注意到这时已经是斜晖落在蓬莱山下的时候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武昌怀古十咏·其二黄鹤楼》。诗中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和怀旧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首句“白云黄鹤迹成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忆与留恋,黄鹤一词便点出了历史的深远。紧接着,“何独当年丁令威”,则是通过对比现实与往昔的强弱变化,进一步凸显出时代变迁和个人力量的有限。第三句“洞里不知朝市改”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在黄鹤楼中似乎已经远离了尘嚣,而“人间再到子孙非”则表达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迁,人们已非昔日之人。接下来的两句,“笛声吹断秋江黯,月影飞来夜漏稀”,以清幽的笛声和飘逸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哀伤的氛围。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象的描绘而起伏。最后两句,“大醉倚楼呼费袆,蓬莱山下几斜晖”则表现了诗人在黄鹤楼上饮酒放歌、享受自然之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蓬莱山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以其象征着理想与梦想,而“几斜晖”则让人联想到光阴的流逝和时间的宝贵。整首诗通过对黄鹤楼及其所承载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的超然态度。

白玉蟾

1200首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