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
翁
张
虑
斋
八
帙
二
首
(
其
二
)
常
将
沆
瀣
当
朝
餐
,
矍
铄
风
神
世
所
难
。
走
马
自
轻
飞
鞚
远
,
看
花
犹
剧
蹋
歌
欢
。
青
葱
日
长
堂
前
树
,
郁
烈
春
芳
泽
畔
兰
。
欲
向
仙
台
占
寿
纪
,
不
知
渤
澥
几
时
乾
。
写景
抒情
春天
青葱
悼亡
山水
咏物
哲思
仙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届八十的里翁张虑斋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这位老人的豁达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首联“常将沆瀣当朝餐,矍铄风神世所难”,开篇即以“沆瀣”(清晨露水)比喻老人的饮食简朴,却能保持精神矍铄,风度非凡,这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在世间实属罕见。颔联“走马自轻飞鞚远,看花犹剧蹋歌欢”,进一步描绘了老人虽已年迈,但内心依然充满活力。他骑马远行,不畏路途遥远;赏花时,还能尽情歌唱,享受生活之乐。颈联“青葱日长堂前树,郁烈春芳泽畔兰”,通过描写堂前青葱的树木和泽畔繁茂的兰花,象征老人虽已步入晚年,但生命力依旧旺盛,如同春天的花朵般绽放。尾联“欲向仙台占寿纪,不知渤澥几时乾”,表达了诗人对老人长寿的祝愿,同时也暗示了对生命延续的思考,希望老人能够像仙人一般长生不老,而大海何时干涸,则暗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里翁张虑斋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乐观、坚韧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