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访
写景
地点
离别
送别
情感
思乡
山水
春景
人物描述
咏物
抒情
佳节
离节
城市
地域

译文

手持符节担任兰台著作郎,身着绯色官服从明光殿走出朝廷。
世世代代传承的封地恩泽无比深厚,三晋的云山之中还记得我的故乡。
马蹄声过处春花如雨般落下,鸡鸣声中函谷关的月亮像霜一样白。
在雄伟的计划中,仿佛在百二雄图中,蝉声此起彼伏,而栈道之旁,鸟在飞翔。
我作为巴郡的官员,背着弓箭奔走于前,为汉亲王打开函件时,我恭敬地跳舞。
锦官城落入空阔的江面中消失,玉垒山上的彩霞与太白山相连。
我可以携带美酒去拜访扬子宅,去浣花溪拜访杜陵庄。
在朱门大户的宴席上,阳光照在酒杯上让人沉醉,路上青草轻轻弥漫的烟雾让人感到路上的香味四溢。
仙鹤翱翔在天际,双鱼可以派遣岁首岁末。
我的离别之情如远去的青骊马一样无尽,面对夕阳,只有无边无际的草原与之相伴。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送王对南太史奉使蜀藩册封十韵》。诗中描绘了王对南太史奉命出使蜀地,册封藩王的壮丽场景。从服饰、仪仗、自然景色到人物情感,诗人细腻地刻画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庄严与壮美。首句“持节兰台著作郎,绯衣朝下出明光”,以“持节”、“兰台”、“著作郎”、“绯衣”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王对南太史出使时的尊贵身份和庄严仪式。接着,“千秋茅土传新渥,三晋云山识旧乡”两句,既赞美了王对南太史的家族荣耀,也暗示了他与故乡的深厚情谊。“马度宜春花似雨,鸡鸣函谷月如霜”描绘了出使途中的壮丽景象,马蹄声与春花相映成趣,鸡鸣声与月色交织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接下来,“雄图百二蝉声里,栈阁三千鸟道傍”则进一步渲染了出使蜀地的壮阔与艰难,蝉鸣与栈阁、鸟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旅途画卷。“负弩奔趋巴郡吏,开函拜舞汉亲王”描述了王对南太史抵达目的地后,与当地官员及汉王的礼仪交流,体现了外交活动的庄重与和谐。随后,“锦官城入空江断,玉垒霞连太白长”通过对比成都的繁华与江水的静谧,以及玉垒山与太白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蜀地的自然之美。“载酒能过扬子宅,浣花试访杜陵庄”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名人的怀念之情,通过想象王对南太史可能拜访的历史遗迹,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最后,“朱门旭日当筵醉,碧草轻烟满路香”描绘了宴会的热闹与宴后的美景,展现了出使归来的喜悦与满足。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王对南太史出使蜀地的壮丽场面,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