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枝
词
十
三
首
(
其
四
)
属
车
隐
隐
远
如
雷
,
陈
后
愁
眉
久
不
开
。
杨
花
都
不
知
人
意
,
故
入
长
门
宫
里
来
。
咏物
写花
宫怨
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情感表达
怀古
译文
车驾逐渐远去声如雷鸣,陈皇后的愁眉久久未能舒展。
杨花并不理解人的心绪,所以它飞入了长门宫中。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的《柳枝词》中的第四首。从艺术风格上看,司马光的词作多表现出一种淡雅清新、含蓄不露的特点,这与他本人的性格和当时文人对词风的追求相吻合。"属车隐隐远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杨花都不知人意,故入长门宫里来。"这四句诗描绘了一种深沉而又淡雅的情感氛围。首先,“属车隐隐远如雷”一句,通过对车声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虑和不安,这里的“属车”指的是随从的车辆,而非战争之车,其声音既表现出一种距离感,又透露出某种力量的即将到来,如同远雷般在心头滚动。紧接着,“陈后愁眉久不开”一句,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这里的“陈后”很可能是一个抽象的代表,而非具体的人物,她的“愁眉”和“久不开”表达了一种长时间的心事和压抑的情感。第三句“杨花都不知人意”,则是对环境的描写,通过柳絮飘飞来衬托出一种无知无觉、任性而为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隔绝和对比。最后一句“故入长门宫里来”,则是诗人基于前述情感和环境描写所作出的行为选择。这里的“长门”在古代文学中常常带有贬义,指的是失宠后的寂寞生活,但在这首词中,它更多地表达了对孤独、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它不仅展示了司马光自身的文学才华,也映照出宋代文人对于内心世界探索的深沉意趣。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宋·曾协
兰陵为郡更齐梁,地望卓荦闻四方。清班诜诜储材良,相踵往佩太守章。宪公遗爱初未忘,当时瑞露今名堂。于兹辽辽几星霜,此邦复得尚书郎。政似古人天降祥,揭榜华屋遥相望。使君燕寝东.....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