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宿
殿
送别
励志
旅途艰辛
赞美友人
山水田园
边塞生活
情感表达

译文

徒劳无功已经使双脚疲倦,漂泊不定更让人心神不宁。
短剑只有三尺长,而旅行用品只有一囊包裹着。
奔波劳碌,需要屈从于公务的驱使,常常到官府大堂拜见长官。
每天都要接收到文书任务,并且无论何时都需准备足够的粮食。
官府的差事如同儿戏一般,而士兵们则手持弓箭进行小规模的行动。
破坏柱子翻找藏匿的赃物,搜寻林间盗贼的囊袋。
在村落中旅居,面色黧黑,但风尘仆仆的旧衣仍然显露出黄色的本色。
夜晚投宿在烟雾缭绕的农家,早晨则在桑树荫下享用餐食。
唯一担忧的是在官府的考核和授课,而不是羡慕那些能通过捷径晋升的人。
心志与才情如同汹涌澎湃的大海,充满无尽的活力和激情。
镌刻的圭玉开始时显得明亮,经过磨砺和擦拭后更是光彩夺目。
身穿布衣仍缠着裤腿,没有感到羞耻于这种世俗官吏的装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外漂泊、劳碌奔波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的忧虑和对学业的渴望。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日常琐事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人物的艰辛与不屈。“徒劳已足倦,漂泊益栖遑”两句开篇,便设定了全诗的基调,表明诗人经历了长时间的辛勤劳作和四处漂泊,内心充满了疲惫和不安。接下来的几行“短剑无三尺,征衣共一囊。折腰从事马,赞谒使君堂”通过对物品的描述,如短剑、征衣等,反映出诗人生活中的简陋与奔波,同时也透露出其在官场上的不得志。“并日屡承檄,无时不裹粮。官曹大儿戏,弓槊小军行”则描绘了诗人在物质上自我节省的艰难生活,以及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和担忧。“破柱翻偷窟,倾林索盗囊。村墟旅颜黑,风日故衫黄”这几句通过对环境和个人形象的刻画,强化了诗人处境的艰苦感,同时也映射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暝宿投烟舍,朝餐荫道桑。唯忧课书殿,岂慕荐飞章”则转向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渴望和对未来仕途的期盼。最后,“志气空磅礴,才华浪激昂。镌镵圭始莹,磨拂鉴尤光。衣褐仍缠裤,无羞俗吏装”几句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其不屈的志气和才华,即便生活再艰难,也绝不放弃自己的追求。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内涵、生动的形象和流畅的语调,成功地构建了一位士人的悲壮人生图景。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您喜欢

赠薛播州诗(其六)
隋·杨素
自余历端揆,缉熙恧时彦。及尔陪帷幄,出纳先天眷。高调发清音,缛藻流馀绚。或如彼金玉,岁暮无凋变。余松待尔心,尔筠留我箭。
胡三元润徵裘歌
明末清初·周亮工
前从逮者闽海回,帆到扬州不肯开。趑趄一日复两日,欲待我客与俱来。我客不来书亦绝,搔首船头自呜咽。朝凭鹢尾引双眸,胡郎岸上足蹩?。自言待公凡几时,君乃成行我何之。吁吁不定风.....
送吴克温南归(其二)
明·费宏
池头五彩凤,刷羽恒自诧。醴泉始肯饮,腐鼠胡能跨。不效燕雀群,相随入朱厦。儿童怪其然,弯弓共弹射。山中有高梧,栖老亦閒暇。朝阳光景新,览德看复下。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
宋·张元干
忽辞鼓山行,便作径山去。道人孤飞云,腰包咄嗟具。两边兄弟间,杨岐一条路。禅许众人参,院要大家住。无是亦无非,何喜复何怒。同粥鼓斋钟,等灯笼露柱。佛眼接竹庵,云门透圆悟。尔.....
题竹送何士彦宣城训导并寄声袁太守
明·杨士奇
何君璞玉良,产自荆山中。中怀缜而栗,外仪温且恭。家学邃六义,允绍武冈公。顷膺宣城聘,分教侯頖宫。随牍谒金门,考艺趋九重。诘朝奉除书,戒行遽匆匆。经年忝交谊,祖送城之东。何.....
壬寅二月祥符河复仍由河干遣戍伊犁蒲城相国涕泣为别愧无以慰其意呈诗两首(其二)
清·林则徐
元老忧时鬓已霜,吾衰亦感发苍苍。余生岂惜投豺虎,群策当思制犬羊。人事如棋浑不定,君恩每饭总难忘。公身幸保千钧重,宝剑还期赐尚方。
陆华甫度岭见访
明·欧大任
万里轻装上海槎,白头交只在烟霞。天涯鲍靓能留客,江左虞翻此是家。杖底沧波惟玉舄,酒边春色尽梅花。飞龙羽翼相从远,知尔南来不为砂。
再用韵谢非熊召饭
元·耶律楚材
行尽遐陬万里山,十年飘泊困征鞍。春风燕语归心切,夜月猿啼客梦残。圣世因时行夏正,愚臣嗜数愧春官。谁知贤帅开青眼,扫洒西庵召我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