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贴
子
词
·
皇
后
阁
五
首
(
其
一
)
穜
稑
献
新
种
,
祎
褕
浣
旧
衣
。
玉
钩
随
步
辇
,
行
看
采
桑
归
。
春天题材
写景抒情
宫怨题材
赞美皇后
宫廷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节,皇后在宫中准备迎接新作物种植和更换衣物的情景。通过“穜稑献新种”,我们可以想象到春季播种的忙碌与希望;“祎褕浣旧衣”则展现了换季更衣的仪式感。画面中,皇后在宫女的陪同下,乘坐步辇缓缓前行,沿途观赏着采桑女们忙碌的身影,充满了皇家生活的细腻与雅致。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画卷,体现了宋代宫廷文化中的节气变化与生活习俗的融合。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您喜欢
伤春
宋末元初·黄庚
东皇别我太匆匆,急景相催鬓已翁。杜宇一声花结局,人生消得几春风。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五)
唐·刘禹锡
何处深春好,春深贵戚家。枥嘶无价马,庭发有名花。欲进宫人食,先薰命妇车。晚归长带酒,冠盖任倾斜。
春事
明·屠本畯
华发逢春春事繁,支离犹得傍长安。忽传天上新榆火,转忆山中旧药阑。家有薄田堪酿秫,世无知己莫弹冠。灯前儿女遥相诧,采采芳芹不满盘。
生春二十首(其七)
唐·元稹
何处生春早,春生野墅中。病翁闲向日,征妇懒成风。斫筤天虽暖,穿区冻未融。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
晦日与卢舍人同诣补阙城南林园
唐·孙逖
芳年正月晦,假日早朝回。欲尽三春赏,还钦二阮才。柳迎郊骑入,花近□庭开。宛是人寰外,真情寓物来。
三月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三月潮鱼尽上田,渔人塞箔向江边。我家江口知渔事,著得渔书十二篇。
锦堂春/锦堂春慢·留春
宋·程珌
最是元来,苦无风雨。只恁匆匆归去。看游丝、都不恨,恨秦淮新涨,向人东注。醉里仙人,惜春曾赋。却不解、留春且住。问何人、留得住。怕小山更有,碧芜春句。
寻春词二首(其二)
明·黎延祖
日日寻春不觉春,初来江燕自亲人。旧巢何处不飞去,莫是空梁已落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