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
惜时
哲理
警语

译文

想要学习道法,首先需要省察自己的缘分,因为浮生如梦,我们常常像傀儡一样被各种外力所牵引。
机关算计用尽,最终又能得到什么呢?到头来只是赢得在三途地狱中如鬼火般煎熬的命运。

赏析

这首诗以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佛教思想为底蕴,探讨了修行与世事的关系。诗中“学道先须要省缘”一句,点明了修行的首要条件是审视和简化人际关系与世事的牵绊,暗示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的重要性。“浮生傀儡暗抽牵”形象地描绘了人生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操控的傀儡,暗含着对世俗生活无常与不可控性的感慨。这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命运多舛的深刻理解。“机关用尽成何因,赢得三涂鬼火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无论人们如何费尽心机去追求或操纵世间的事物,最终都可能徒劳无功,甚至陷入痛苦的深渊。这里的“三涂”指的是佛教中的地狱、饿鬼、畜生三种苦难境地,象征着人生的种种苦难与轮回。整句话传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因果循环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脱世俗、寻求精神解脱的向往。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世事与修行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鼓励读者在面对生活的起伏与挑战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追求超越物质与世俗的更高境界。

释怀深

598首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闭关
唐·白居易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掩关来几时,髣髴二三年。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