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赠
西
山
本
淳
穴
处
巢
居
避
市
廛
,
南
山
构
架
白
云
巅
。
风
高
茆
苇
三
重
掩
,
涧
险
藤
萝
百
尺
牵
。
旦
食
有
狙
分
芧
地
,
春
耕
无
犊
废
芝
田
。
野
人
不
但
贫
输
力
,
甲
首
敲
门
横
索
钱
。
写景
山水
田园
抒情
野人生活
译文
住在山洞和鸟巢中,避开市集的喧嚣,居所建在南山的白云之巅。
风吹过,高高的茅草屋由三层茅草遮掩,山涧险峻,有百尺长的藤萝牵引着前进。
清晨的食物来自猕猴分食过的芧地,春天耕种的时候虽然没有牛犊,但也充分利用了长满灵芝的田地。
山村人民生活贫苦,不仅要付出辛勤的劳力,还有官府前来敲门横加索取钱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简朴与自然。首句“穴处巢居避市廛”展现了诗人选择远离尘世喧嚣,居住在山洞或简陋窝棚之中。接下来的“南山构架白云巅”则强调了居所的高耸位置,仿佛融入了云霄之间,暗示着清幽与超脱。“风高茆苇三重掩,涧险藤萝百尺牵”两句通过细致的环境描写,描绘出山间风大茅草丛生,藤蔓攀附悬崖的景象,展现出山居生活的艰辛与宁静。诗人描述了日常生活的片段,“旦食有狙分芧地”,意指早晨的食物来源于山林中的野兽,而“春耕无犊废芝田”则揭示了农耕生活依赖人力而非畜力的艰辛。最后两句“野人不但贫输力,甲首敲门横索钱”揭示了山居者虽然贫穷,但仍然要面对现实的经济压力,即使是向他人借贷也得亲自上门,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生活困苦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艰辛与诗意,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蓝仁
525首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