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双
燕
(
其
一
)
又
黄
昏
了
,
怕
败
叶
惊
窗
,
饥
虫
闹
砌
。
客
馆
无
人
,
早
把
重
门
深
闭
。
听
着
谯
楼
画
角
,
已
先
自
、
安
排
憔
悴
。
枕
前
多
少
乡
魂
,
遥
隔
吴
江
秋
水
。
坐
久
寒
侵
双
臂
。
但
斜
背
孤
灯
,
自
熏
罗
被
。
晓
风
残
月
,
恋
着
愁
人
行
旅
。
笑
我
满
怀
归
思
。
全
不
为
、
莼
羹
鲈
脍
。
肠
断
此
际
情
悰
,
纵
有
征
鸿
难
寄
。
思乡情感
秋景
离别
节序
秋节
夜雨听闻
译文
已是黄昏时刻,我害怕窗外败落的叶子会惊扰到窗前,而饥饿的虫子在砖砌的墙壁上吵闹不休。
旅店中空无一人,我早早地将大门紧闭。
听着谯楼的画角声响起,心中便早早开始感到了旅行的疲惫。
枕头上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这思念之情遥隔在吴江的秋水之上。坐得久了,寒气侵入双臂。
只能斜靠在孤独的灯光下,用香熏的被褥包裹着自己。晨风和残月中,流露出的是愁苦行旅人的感情。
别人笑我满怀的归思之情,我却全然不顾他们说我只为了莼羹鲈脍才归心似箭。
此时的我心情极为悲痛,即使有能传递消息的远飞大雁,也难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
赏析
这首清代俞士彪的《双双燕·其一》描绘了一幅秋夜客居的画面。诗人通过黄昏时分的景象,如败叶惊窗、饥虫鸣叫和深闭的重门,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他听到远处谯楼的画角声,更添愁绪,仿佛预感到自己的憔悴。乡愁如梦,隔着吴江秋水,绵延不断。诗人独自坐在冷月下,寒气侵袭,只能借孤灯取暖,独自享受那份凄清。他思念家乡的美食——莼羹鲈脍,却无法寄托这份思乡之情,因为即使有远飞的鸿雁,也无法传递他的心绪。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猜您喜欢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秋兴次张六士韵八首(其三)
清·丘逢甲
万里西风海欲波,荒荒白日奈愁何!美人临顈浑脱舞,壮士阴山敕勒歌。故国千年啼蜀魄,蛮荒九死负黎涡。梦中还作钧天奏,蒙瞍逢逢自鼓鼍。
灞桥
清·郭柏荫
桥亭立马暮天昏,秋色苍茫远近村。一抹斜阳万条柳,不因离别也销魂。
代人听琴二首(其二)
唐·赵嘏
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连天坐忆君。惟有啼乌旧名在,忍教呜咽夜长闻。
菩萨蛮·出都日道中
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
高原十里寒芜绿。平林无数昏鸦宿。笑我未归家。可怜红日斜。凤城回首处。往事如烟雾。相送只西山。蛾眉弯复弯。
将发还乡示诸弟
唐·张九龄
岁阳亦颓止,林意日萧摵。云胡当此时,缅迈复为客。至爱孰能舍,名义来相迫。负德良不赀,输诚靡所惜。一木逢厦构,纤尘愿山益。无力主君恩,宁利客卿璧。去去荣归养,怃然叹行役。
吕丞相自天台寄示退老堂诗卷赋此二首(其二)
宋·汪藻
我公英爽笑臞仙,来占东南古洞天。几度倾身安社稷,一朝袖手向林泉。长劳海内簪缨望,小作山中杖屦缘。谩使吴儿生意气,凉台燠馆记他年。
题稀春谷上人所藏瑶台秋望图
明·谢肃
何处登临俯九垓,刚风吹我上瑶台。鹤从仙岛乘云至,鹊自银河渡水回。佚女相逢方解佩,飞琼将别更衔杯。芳情早晚都消尽,却听胡僧话劫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