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秋天
抒情
写山
赞美
名胜
海边

译文

高耸的石室靠着大海,随着逐渐登上秋山,兴致也渐渐增加。
峭壁上倒挂着两条通道,从小窗中斜眼望去,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浪涛。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偶然遇到猴子酿的酒(这里可能是夸张或想象之词),在飞鸟可以通行的山路上,可以看到通往禹王所开辟的藤索(暗指历史的通道或故事)。
最喜欢的是官家的徭役还没有到来,我可以拄着藜杖在闲暇的日子里随意登山。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何绛的《登海潮岩》,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攀登海潮岩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岧峣石室倚沧溟”,描绘了石室高耸入云,紧贴着浩瀚的大海,营造出一种雄伟壮阔的自然景观。接着,“渐上秋山兴渐增”一句,点明随着登山高度的增加,诗人的兴致也逐渐高涨,表达了对征服自然的渴望与喜悦。“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登山途中的艰难与壮观。峭壁上的梯道仿佛倒挂于空中,而透过小窗,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波浪,既危险又美丽。“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登山途中偶遇的猴子饮酒场景与传说中的大禹藤相连,增添了故事性和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最后,“最喜徵徭犹未到,杖藜闲日不妨登”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乐的向往。在征税官吏尚未到达的地方,诗人可以悠闲地拄着藜杖登山,享受宁静与自由。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登山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