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写景
咏物
写秋
烛光
宫廷

译文

春风轻拂大地,积雪逐渐融化,璀璨的银河连接天地,穿越天际的每个夜晚。
盛开的荷花千千万万簇,交相映衬在秋月的夜幕中,雄浑的鼓声与悠扬的号角声随着黎明前的微风飘荡。
烛光摇曳,映照出一种朦胧而优美的光影,窗帘上的环佩声伴随着响亮的叮咚声,仿佛玉佩的轻摇之声。
美丽的鸟儿留下仙迹般的字迹,凤辇殷勤地驶出紫禁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夜晚景象,结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的细腻刻画。开篇“淑气回春雪渐融”即设定了一种冬末春初的气候变化,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季节转换手法,用以烘托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意境。而"星河天上一宵通"则进一步扩展了夜晚的寥廓与深邃,星辰闪烁如织网,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无垠的宇宙之中。接下来的“芙蕖万点交秋月”描绘了一幅秋月与荷花共舞的图景,其中"芙蕖"即荷花,"万点"则形容其繁多,"交秋月"则是指荷花在秋夜的明月之下交织出美妙的光影。紧接着“鼓角三更度晓风”则转入了军营生活的气氛,通过鼓角声和清晨的凉风,传递出一种边塞的孤寂与警觉。中间部分“烛影晕迷光绰约,帘环声彻佩玲珑”是对室内夜晚活动的一种描写,其中"烛影晕迷"形容灯光在帷幕上投射出朦胧的影子,而"帘环声彻佩玲珑"则通过帐钩上的铃声传递出了室内生活的细腻与温馨。结尾部分“不妨鸟篆留仙迹,凤辇殷勤出紫宫”则充满了神话色彩。"鸟篆留仙迹"可能暗示着诗人希望留住某种超凡脱俗的美好,而"凤辇殷勤出紫宫"则是对皇权或高贵者的尊崇之情,通过凤凰这一神圣而稀有的动物形象,以及它所乘坐的华丽车辆“凤辇”,来表达一种敬仰与期待。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追求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它不仅描绘了夜晚的静谧美景,更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向往神秘力量的精神追求。

张玉娘

132首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清·郑珍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重阳(其一)
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祇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芍药诗(其三)
宋·王禹偁
满院匀开似赤城,帝乡齐点上元灯。感伤纶阁多情客,珍重维扬好事僧。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朵细含棱。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
明堂庆成五首(其二)
宋·任希夷
芝房羽驾备通宵,昧爽天兴辇路遥。原庙出游卑汉祀,太清先献踵唐朝。冕旒穆穆升前殿,钟石锵锵达九霄。谬忝侍臣分奏告,嘉觞肃荐遍宗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