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用
亨
诸
篆
体
歌
维
周
大
篆
成
史
籀
,
宣
圣
传
经
制
蝌
蚪
。
总
因
仓
颉
见
鸟
迹
,
象
形
置
书
变
来
久
。
李
斯
小
篆
类
玉
箸
,
钟
鼎
鱼
虫
分
众
手
。
碧
霄
鸾
凤
漫
回
翔
,
沧
海
蛟
螭
互
蟠
纽
。
有
如
垂
露
杨
柳
叶
,
或
似
委
薤
剑
环
首
。
许
慎
程
邈
评
已
彰
,
馀
子
纷
纷
亦
何
有
。
有
唐
阳
冰
号
高
古
,
常
拓
鸿
都
峄
山
谱
。
新
泉
丹
井
尚
幸
存
,
缨
络
麒
麟
折
钗
股
。
刻
符
摹
印
气
候
形
,
义
理
深
关
非
小
补
。
南
阳
髯
翁
学
古
书
,
雅
与
秦
汉
参
锱
铢
。
古
文
奇
字
荡
胸
臆
,
岂
若
俗
工
讹
鲁
鱼
。
自
言
初
习
胜
国
时
,
玉
雪
左
丞
吾
所
师
。
荻
茎
锥
沙
指
画
腹
,
廿
年
勤
苦
求
妍
姿
。
呜
呼
方
今
世
雍
熙
,
明
良
际
遇
千
载
期
。
大
书
功
德
勒
金
石
,
绝
胜
草
草
人
间
碑
。
书法艺术
历史怀古
励志求学
赞颂赞美
译文
周朝的大篆由史籀所创,宣圣则负责传授经典,制定了蝌蚪文。
这一切都源于仓颉观察到鸟的足迹,于是模仿这些形象开始书写,这种传统已经很久了。
李斯的小篆字体像玉制的筷子,钟鼎上的鱼虫图案则展现了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碧霄中的鸾凤自由飞翔,沧海中的蛟螭相互缠绕。
有的字像垂露一样细长,有的则像杨柳叶或剑环首。
许慎和程邈的评注已经非常显著,其他的人虽然也纷纷参与,但成就却不大。
唐朝的阳冰(即王羲之)有着非常古雅的风格,常常借鉴鸿都的峄山等地方的名字和特色来写作。
新泉、丹井这些地方的字迹仍能幸存至今,犹如麒麟身上的缨络或折断的钗股一样美观。
雕刻符文和摹印的技术也在发展,这种技艺的义理非常重要,不仅仅只是表面的东西。
南阳的髯翁学习古代的书法,他的书法与秦汉时期的书法相媲美。
古代的文字和奇特的字体都深深打动了他,而那些粗俗的工匠所写的字却像鲁鱼一样讹误百出。
他自称最初学习的是胜国时期的书法,并以左丞(一位书法家)为师。
他用荻茎在沙地上练习书法,用锥子在手掌上画字练习,这样苦练了二十年才寻求到完美的姿势和技艺。
如今时代是多么的美好与和谐!英明的君王和贤臣的相遇就像是千年的期许一样难得。
在金石上刻下伟大的功德以流传千古,这是远胜于那些随意创作的墓碑或纪念物的。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行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尤其是篆书的赞美之作。诗中首先提及了周朝的大篆和史籀,以及孔子传经的蝌蚪文,强调了文字起源的演变过程。接着,诗人提到了李斯的小篆,以其如玉筷子般的精致,以及钟鼎上的各种不同风格,展现了篆书的多样性和技艺之精。他还描绘了篆书的形态之美,如鸾凤翱翔、蛟螭盘绕,形象生动。诗人以垂露杨柳叶和剑环首为喻,形容篆书的线条流畅和造型各异。他高度评价了许慎和程邈对篆书的研究,认为他们的评述具有权威性。然后,他赞扬唐代阳冰的篆书风格高古,以及阳冰对峄山等名碑的拓本工作。他还提到一些珍贵的篆书作品,如新泉丹井的铭文,其价值不菲。诗人对南阳的书法家滕用亨推崇备至,称其学习古书深入,能与秦汉时期的大师相媲美。他认为滕用亨的书法不仅技艺精湛,更在于其对古文奇字的理解和情感投入,远超一般工匠的粗陋之作。最后,诗人感叹在太平盛世,书法艺术得以发扬光大,滕用亨的大书功德被镌刻于金石之上,超越了寻常碑文的简陋。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历史典故,展示了篆书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滕用亨这样书法大家的敬仰之情。
王行
118首
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猜您喜欢
跋子静所藏鲁直书乐天八字偈
宋·陈渊
凝师八字源则丰,乐天说偈流无穷。山谷眼明如日中,落笔惊电驰蛟龙。谁其得之建溪翁,取人所弃岂俗同。搜奇抉怪晋馀风,嫉邪愤世发上冲。自我观之案两重,巧偷豪夺愿不逢。好语传播人.....
赠篆书吴全仲古风
宋·欧阳光祖
黄帝史仓初作书,依类象形书亦疏。兽蹄鸟迹颇奇怪,乾端坤倪微发舒。周籀大篆十五篇,体制渐与苍史殊。秦兼七国有天下,混一土宇同书车。赵高采历竞新作,胡母博学誇宏模。是时小篆方.....
东坡定惠院月夜偶出叠韵诗汪均之得其手稿墨迹二首共一纸纸残一角虞山钱宗伯补以细字叠东坡原韵(其二)
清·梅曾亮
苏公手迹十四书,张丑藏经几晨夜。蜡笺久作烟云空,粉泽谁看风雨下。先生真放本精微,后人伪体徒奔泻。一宝何期得双绝,四家顿使成三亚。小乙钩疑汉女藏,大横箸向留侯借。几行补作肥.....
颂古二十六首(其二)
宋·释嗣宗
一见明星梦便回,千年桃核长青梅。虽然不是调羹味,曾与将军止渴来。
谒韩蕲王墓
明·吴宽
家国何多难,推寻为蔡童。嬴秦方逐北,周室竟迁东。江左朝廷在,淮南驿骑通。天终怜宋土,时则有韩公。一剑横天外,诸酋在目中。南云当箭镞,黄盖走艨艟。伐越期成霸,于潜耻会戎。萧.....
何玉史索观香南精舍宋拓圣教第本题长歌代跋因次元韵答之
清·觉罗崇恩
永和九年春禊罢,临河一序矜初写。真迹鼠茧閟幽宫,模本欧虞各腾驾。古德慈悲惧散逸,妙腕玲珑运神化。织珠为衣了无缝,融金铸镜光四射。因之圣教广流布,欲与兰亭互陵跨。谬说昔被子.....
论书绝句·十五首(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康有为
受禅应为卫觊书,邯郸韦诞比何如。瓘恒世受真传法,一脉踰河走传车。
魏薛草书语
唐·不详
前有虞褚,后有薛魏。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