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
峰
庵
即
事
竟
日
寻
幽
处
,
杖
藜
不
惮
遥
。
客
行
黄
叶
路
,
僧
立
碧
溪
桥
。
岩
瀑
飞
寒
雪
,
松
风
吼
夜
潮
。
是
山
皆
可
隐
,
何
用
楚
辞
招
。
写景
地点
山水
秋天
抒情
哲理
松树
岩石
秋天风光
赞美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庚在宋末元初时期游历翠峰庵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竟日寻幽处”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幽环境的热爱,他不惜长途跋涉,持杖而行。“杖藜不惮遥”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客行黄叶路”描绘了秋意浓厚的景色,落叶满径,渲染出一种寂寥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僧立碧溪桥”则引入了禅意与自然和谐的画面,僧人静立于碧绿溪流之畔,增添了宁静祥和的气息。“岩瀑飞寒雪”运用比喻,将瀑布比作飞舞的寒雪,既写出瀑布的壮观,又暗示了气候的寒冷,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冷峻之美。最后,“松风吼夜潮”以松涛声比拟夜晚的潮水,动静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山林的深邃与神秘。结尾两句“是山皆可隐,何用楚辞招”,诗人感慨道,这样的山水足以让人隐居遁世,无需再借助《楚辞》中描绘的理想境地来吸引自己。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依恋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之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黄庚
436首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您喜欢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
东溪精舍杂咏为吴中美作
明·王恭
延陵精舍东溪口,六曲屏山对虚牖。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谁知鲁中叟,发彼川.....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