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边塞
战争
地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面的壮丽景象,以“淡北八景(其七)淡江吼涛”为题,展现了清代诗人林逢原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首句“军声十万夜滔滔”,开篇即以“军声”二字,赋予夜晚江面以动态感,仿佛十万大军在夜色中汹涌而过,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接着,“蟒甲乘流压怒涛”,将江面波涛比作巨蟒之甲,不仅形象生动,更凸显出江水的汹涌澎湃,以及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百戏鱼龙真漫衍”,通过“百戏”和“鱼龙”这两个意象,描绘了江面上各种表演活动的热闹场景,仿佛鱼龙在水中嬉戏,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千家阛阓一周遭”,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江边的居民生活融入其中,展现出一幅繁华与宁静并存的画卷。“射潮可有钱王弩,捲地何来太白旄”,这两句运用典故,钱王弩与太白旄分别象征着古代的军事装备与旗帜,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同时也暗含着对当前社会秩序稳定的赞颂。最后,“为问荷兰身手好,当时曾控戴山鳌”,以“荷兰”这一外来元素,引入了一种异域风情,同时通过“身手好”与“曾控戴山鳌”的对比,既体现了对荷兰人的赞赏,也蕴含了对自身民族力量的自信与自豪。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描绘了淡江夜晚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猜您喜欢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三)
明·张家玉
顺水长驱事已非,龙潜虎伏失干旂。南阳果系真天子,定有王丰勒马归。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过金绳庵
明·梁宪
唤艇连烟渡,沿香到藕塘。隔桥花隐寺,傍水竹为墙。地僻人家远,天空鸟道长。何时戎马息,时过共徜徉。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隋末唐初·袁朗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规模惟圣作,荷负晓成功。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玉关尘卷静,金微路已通。汤征随北怨,舜咏起南风。画野功初立,绥边事云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