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晚
有
感
疏
梅
点
点
柳
毵
毵
,
残
腊
新
春
气
候
参
。
天
静
秋
鸿
来
塞
北
,
云
收
片
月
出
江
南
。
青
霄
雨
露
将
回
律
,
白
首
江
湖
尚
避
谗
。
未
信
斯
途
无
倚
伏
,
有
时
清
镜
理
朝
鬖
。
写景
节气
咏物
梅柳
情感
思乡
自然景象
山水
春天
抒情
哲理
译文
稀疏的梅花点缀在柳枝上,冬末春初的气候有些微妙。
天空中宁静无声,大雁从塞北飞来,云朵散去后,一片月亮从江南升起。
青霄的雨露将带来新的律动,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在江湖中避着谗言。
不要轻易相信这条路上没有隐藏的危险,有时候,理清思绪才是最重要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到初春交替时节的画面,并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岁末年华易逝和个人处境的感慨。首句“疏梅点点柳毵毵”以疏疏梅花与细腻柳絮比喻初春的气息,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景象。接着,“残腊新春气候参”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既有年节更迭之感,也有对来临新春的期待。下片“天静秋鸿来塞北,云收片月出江南”中,“秋鸿”指的是大雁飞行的声音,这里用以描绘边塞的寥寂与广阔,而“云收片月出江南”则是对内心所向往之处的写照。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遥远而清净世界的向往。然而,现实中的他却不得不面对“青霄雨露将回律,白首江湖尚避谗”中所描绘的情形。这里,“青霄雨露”暗示着诗人受到命运的考验,而“白首江湖”则是指自己年迈仍需逃离世俗的纷扰。最后两句,“未信斯途无倚伏,有时清镜理朝鬖”,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感和自我修养的决心。尽管前路迷雾,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好比“清镜”一般,时常审视并整理自己的内心世界。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和情感的流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张耒
2256首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