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夜晚写景
怀乡抒情

译文

东堂的岁月已到暮年,长夜过后留下的是宁静与清冷。
月色昏暗,大雁的旅程显得急迫;霜寒刺骨,鸡鸣声惊醒了我的梦。
微明的晨光中,邻居家的灯火依稀可见;戍楼的更声断断续续,回响在耳边。
我年老眼昏花难以入眠,却偏又听见清晨雨声绵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深夜里难以入睡,静听窗外细雨之声的景象。东堂岁云暮,永夜有馀清,诗人通过对时间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情境。月暗雁程急,霜严鸡梦惊,表明外界虽已入夜,但由于寒冷和阴霾,甚至连鸡也未能安然入睡,反映了环境的肃杀与诗人内心的不安。微明旁舍火,断续戍楼更,可能是指守城士兵在夜晚依旧保持警惕,这又增加了一种时间紧迫和警觉的氛围。老眼浑无睡,偏闻晓雨声,诗人以"老眼"自称,透露出一丝哀愁。尽管年迈体弱,但仍然清醒地感受到周遭的一切声音,尤其是那细微的晓雨之声。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敏锐感受力,也反映出他的心境与众不同。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和声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清醒以及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知。

张耒

2256首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猜您喜欢

夜句三首(其一)
宋·陈师道
过雨作秋清,归云放月明。入帘摇竹影,塞耳落洪声。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院中夜直
元·范梈
此身只似到南州,莎草寒鸡一片秋。后夜玉堂谁上直?料应少睡更多愁。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月夜与蔡济忠曹公会汎舟自水东归
宋·张孝祥
一舸驾长风,银河此路通。波光连月白,烛影到江红。五岭经星外,千山飓雾中。不知今夜赏,更有几人同。
秋思
唐·周贺
杨柳已秋思,楚田仍刈禾。归心病起切,败叶夜来多。细雨城蝉噪,残阳峤客过。旧山馀业在,杳隔洞庭波。
落叶
清·洪銮
灯前生静响,落叶满寒津。庭户何萧瑟,飘零似故人。大都含雨意,一半在风尘。为尔悲秋色,高楼独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