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
山
雪
霁
冻
雀
无
声
万
籁
鸣
,
六
花
飞
屑
遍
山
城
。
日
高
风
静
寒
光
敛
,
留
得
琼
峰
映
晓
晴
。
写景
写雪
地点
译文
第一句:“冻雀无声万籁鸣,六花飞屑遍山城。”可以译为:“冰冻的麻雀在树上静默无声,世间万物似乎都在以低沉的声音喧闹。六角形如花瓣般的雪花在风中飘散,落在整个山城之上。”
第二句:“日高风静寒光敛,留得琼峰映晓晴。”可以译为:“随着太阳升高,风也渐渐停止,寒冷的冰霜渐渐消失在阳光下。这留下一座座琼花般美丽的山峰,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更加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蜀地雪后初晴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山城的独特风貌。首句“冻雀无声万籁鸣”,开篇即营造出一片寂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在严寒的冬季,雀鸟因寒冷而噤声,但自然界的声音并未因此沉寂,而是变得更加清晰可闻。这里的“万籁鸣”不仅指出了自然界的声响丰富多样,也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接着,“六花飞屑遍山城”,诗人巧妙地运用“六花”一词,既指雪花,又暗含了雪花如花瓣般轻盈飘落的情景,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花覆盖山城的壮观景象。这句诗通过“飞屑”二字,将雪花的动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雪花轻盈飘落时的细腻与轻柔。第三句“日高风静寒光敛”,进一步描绘了雪后阳光初照的场景。随着太阳升高,风力减弱,寒光逐渐收敛,整个世界似乎被一层温暖的光芒所包裹。这里通过“日高”、“风静”和“寒光敛”三个词语,不仅展现了时间的变化,也暗示了环境由冷转暖的过程,给人一种由外及内的温暖感受。最后,“留得琼峰映晓晴”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琼峰”比喻雪后的山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将山峰的洁白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映晓晴”则强调了雪后晴朗天空的背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明、生动。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雪后山峰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雪后山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