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石
洞
望
巫
山
作
神
山
夙
所
经
,
未
至
已
超
夷
。
况
兹
澄
波
棹
,
翼
被
祥
风
吹
。
真
灵
无
定
形
,
九
面
异
圆
亏
。
晴
云
穴
内
蒸
,
积
石
露
嵌
奇
。
江
湖
汩
无
声
,
浩
荡
复
逶
迤
。
呼
风
凌
紫
烟
,
漱
玉
吸
琼
脂
。
赏
心
不
期
游
,
谁
识
道
曾
累
。
若
有
人
世
情
,
暂
来
祓
尘
羁
。
写景
山水
抒情
赞美
地点
巫山
情感
思乡
译文
我曾经经过神山,虽然还未到达,但已经感到超凡脱俗。
更何况现在乘坐着澄净的船只,被祥和的风所吹拂。
真正的神灵没有固定的形态,九种面孔各有不同的变化。
晴朗的天空下,云朵在洞穴中蒸腾,积累的石头显露出各种奇异的景象。
江湖之间,水流无声无息,浩浩荡荡,曲折蜿蜒。
呼啸的风卷起紫色的烟雾,口中含着如玉般的水,吸食着琼脂般的精华。
赏心悦目的景致不需要刻意去游历,谁能明白其中所含的道理和历练?
如果有人还有世俗的情感,那么暂且来这里洗净尘埃的羁绊吧。
赏析
这首诗是王闿运在青石洞眺望巫山时所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道教玄理的沉思。首句“神山夙所经,未至已超夷”表达了诗人对巫山的向往与熟悉,即使未曾亲临,也能感受到其超凡的魅力。接下来的“况兹澄波棹,翼被祥风吹”描绘了乘船在清澈湖面的情景,仿佛被吉祥之风轻轻吹拂,意境优美。“真灵无定形,九面异圆亏”运用道教的意象,暗示巫山的神秘多变,如同真灵无形,山峰形状各异。接下来的“晴云穴内蒸,积石露嵌奇”则描绘了云雾缭绕、山石奇特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江湖汩无声,浩荡复逶迤”写出了江水的宁静与浩渺,而“呼风凌紫烟,漱玉吸琼脂”则显现出诗人想象中的壮丽景象,仿佛能驾驭风云,品味仙境般的琼浆玉液。最后两句“赏心不期游,谁识道曾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并非单纯为了游玩,而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道的领悟。他感慨,如果有人能理解这种心境,就能暂时摆脱尘世的束缚。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山水的描绘,又融入了道家思想,体现了王闿运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闿运
112首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