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怀古
抒情
地点
春天
写山
怀旧
情感
思乡
山水
城市

译文

经过多年的征战和行役,在山河云水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忽然在春雨中惊讶地看到岩松的生长停滞了。
传来了西竺的千年法术,回来时听到南峰寺院的五夜钟声。
锡器声响震动了吴山的虎豹,酒杯在闽海漂浮,如同守护着鱼龙。
我回想起自己曾题诗的旅游之地,此刻在落日下欣赏到的是如同万重意义的昙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返回故乡时的场景与心境,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联“十载关河云水踪,忽惊春雨偃岩松”,以“十载”点出时间之长,“关河云水踪”描绘了僧人十年间漂泊不定的生活,仿佛在云水之间寻找着心灵的归宿。“忽惊春雨偃岩松”则在春天的细雨中,岩松似乎被唤醒,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复苏,也暗示着僧人内心的觉醒与平静。颔联“传来西竺千年法,归听南峰五夜钟”,“西竺千年法”指的是佛教的教义,这里借指僧人的修行之道,历经千年的传承,深邃而庄严。“归听南峰五夜钟”则描绘了僧人回到故乡后,夜晚静听山峰上传来的钟声,这钟声不仅是对佛门生活的回忆,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与净化。颈联“锡响吴山惊虎豹,杯浮闽海护鱼龙”,“锡响吴山惊虎豹”形象地描绘了僧人手持锡杖行走于山林之中,其声音能够使野兽为之惊惧,象征着僧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力量。“杯浮闽海护鱼龙”则是以一杯酒在海上漂浮,保护着海洋中的生灵,寓意着僧人慈悲为怀,心系众生的情怀。尾联“题诗我忆曾游处,落日昙花意万重”,“题诗”表明僧人在旅途中留下了诗篇,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我忆曾游处”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与珍惜。“落日昙花意万重”则以夕阳下的昙花开放,象征着短暂而美好的瞬间,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僧人修行之路的艰辛与内心的宁静,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思与禅意。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