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写果
写颜色

译文

擅长赞美玄妙的光彩,在广阔的海洋中流传芬芳。
凤凰图案的纹饰装饰着边远的象郡,花朵的光影在新丰显得美丽。
色彩映衬着瑶池般的紫色,甘甜依恋着山谷的红色。
如果能遇见汉朝的君主,只希望他能认识像张公这样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梨花图景。开篇“擅美玄光侧,传芳瀚海中”表达了梨花之美,不仅局限于某一处,更是传遍了遥远的地方。"凤文疏象郡,花影丽新丰"则进一步描绘了梨花的繁盛与美好,它们如同凤凰般展现着非凡的风采,在新丰地区留下了美丽的影子。第三句“色对瑶池紫,甘依大谷红”将梨花的颜色与瑶池的紫色相比较,并形容其甜美如同大谷中的红色之物。这两者都是用来形容极致美好的修辞手法。最后两句“若令逢汉主,還冀識張公”则是在设想如果梨花能让古代的汉朝皇帝看见,或许还能被伟大的张良所赏识。这不仅是对梨花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通过描写梨花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李峤

213首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您喜欢

黄鹤楼仙枣亭联
清·何绍基
千年仙枣不留核;五月落梅犹有花。
病橘
唐·杜甫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剖之尽蠹虫,采掇爽其宜。纷然不适口,岂只存其皮。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此.....
西螺柑七言十六韵
清·施钰
自昔芳名列类函,于今佳果盛传柑。树蕃东土栽无数,种出西螺味更甘。秋后累累垂竹屋,冬来灿灿映烟岚。苞凝晓露金华丽,叶弄轻风翠影参。结实也知头有万,向阳何止寸盈三。皮黄宛似鹅.....
杨梅坞
宋·董嗣杲
仙子遗丹满瑞峰,累累疑与荔枝同。金婆传种移根异,火齐烧空满坞红。鹤顶分丸凝晓露,猩唇结颗缀薰风。曩时若解包茆贡,一骑星驰入汉宫。
咏葡萄
唐·唐彦谦
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天风飕飕叶栩栩,蝴蝶声乾作晴雨。神蛟清夜蛰寒潭,万片湿云飞不起。石家美人金谷游,罗帏翠幕珊瑚钩。玉盘新荐入.....
杨梅
宋·释祖可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子深。飞艇似闻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诗成欲寄山中友,恐起头陀爱渴心。
昭华曲(其三)
清·项隆锡
洞庭霜后橘林开,百颗从人走索回。金壳玉瓤亲自剖,甘酸尝过始传来。
佛手柑(其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玉盘堆子母,钩带似甘瓜。乱作纤纤笋,全苞一一花。乾时代兰佩,湿处拂霜华。不食因香甚,金钱买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