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西
閒
步
閒
游
长
少
竞
追
随
,
正
是
东
风
二
月
时
。
满
涧
泉
声
来
古
寺
,
隔
林
人
语
认
残
碑
。
已
埋
翁
仲
肩
犹
露
,
欲
画
宫
墙
趾
尚
遗
。
却
忆
咸
阳
楼
上
望
,
秦
川
烟
树
客
迟
迟
。
写景
地点
城西
时间
二月时
怀古
宫怨
场景
山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城西漫步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的沧桑感。首句“閒游长少竞追随”,开篇即点出诗人悠然自得的闲游状态,虽有孩童追逐嬉戏,但诗人的心境却显得超脱于喧嚣之外。接着“正是东风二月时”一句,点明了时节,东风轻拂,正是二月春暖花开之际,为整幅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满涧泉声来古寺,隔林人语认残碑”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场景。泉水潺潺,古寺钟声隐约可闻,林间传来的人语声中夹杂着对古老碑文的辨识,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已埋翁仲肩犹露,欲画宫墙趾尚遗”则进一步深化了历史感。翁仲,古代陵墓前的石像生,此处指已埋于地下的石像,仅露出肩膀,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宫墙的脚迹尚存,虽未完全消失,但也透露出岁月的侵蚀。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感慨。最后,“却忆咸阳楼上望,秦川烟树客迟迟”以回忆的方式收尾,将思绪拉回往昔,想象自己站在咸阳楼上看秦川的烟树,流露出一种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