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写景
咏物
怀古
抒情
自然景观
情感
乡村田园
秋天
人生哲理
亲情

译文

扇子轻轻摇动,荷花悄悄换上了新的羽葆。院中静悄悄的,只有人的声音隐约可闻。
独自漫步在亭台旁,小路下,栏杆旁,有幽鸟栖息。新雨过后,嫩草从土中抽出。屋檐下的花朵热闹地开放着。
一片浮萍铺满了池塘。燕子雏鸟还小。它们在空中飞舞,但有什么事情可做呢?那手中倒持的板子又有什么用呢?
古今往来,有多少人曾在北邙山醒来。乡愁的呼唤没有尽头,但日子却一天天地到来。不要觉得疲倦。
我的心境如此超脱尘世,感到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情景。开篇“扇荷偷换羽葆”即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似乎在描写一种自然与人造物体之间微妙的交换和融合。紧接着,“院宇人声窈”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幽深僻静的空间感受,人们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那样遥远和模糊。“独步亭皋下,阑干并、栖幽鸟”中的“独步”表达了诗人孤独漫步的情怀,而“阑干并、栖幽鸟”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自然写照,阑干即栏杆,栖幽鸟则是栖息在深幽处的鸟儿,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卷。“新雨抽嫩草。檐花闹”描绘了春天新雨之后,嫩草初生的景致,以及屋檐下花瓣纷飞的情景,是对自然更新更迭的一个细腻描写。“一片萍铺沼。燕雏小”中的“一片萍”指的是水面上的藓草,“铺沼”则是这些藓草覆盖在水面的样子,给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感觉。而“燕雏小”则是对春天新生的燕子和它们的小雏进行描写,这些都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象征。“书空底事,哪堪手版持倒”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往事的回忆与感慨。书信中所记载的事,无论是悲欢离合还是世事变迁,都已随风而去,而诗人却还在用心去回味和体察这些过往。“今来古往,几见北邙人晓”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那些早已逝去岁月中人物的怀念。北邙山是历史上多次用以比喻古人的地方,这里使用“今来古往”的表述,增添了一份超越时间界限的深远感。最后,“乡号无何但日到。休觉”则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平和接受,而“陶然身世尘表”则是诗人对于尘世烦恼的一种超脱态度,仿佛在说,他已经将自己从纷争复杂的世界中抽离出来,达到了心灵上的宁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

吴潜

514首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猜您喜欢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漫述
明·张乔
自怜孤韵不投时,懒学逢迎惹世嗤。笔墨有灵偏伴我,风花无力欲依谁。空宵卧病禅心进,幽梦侵愁瘦影知。得遇梁鸿与偕隐,百年宁负住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