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
积
堂
桐
荫
觅
句
图
科
头
小
立
倚
疏
桐
,
踏
遍
苍
苔
径
数
弓
。
凉
意
乍
生
新
雨
后
,
诗
情
都
在
一
秋
中
。
影
同
雪
碎
庭
筛
月
,
声
比
泉
清
树
卷
风
。
四
壁
萧
间
发
长
啸
,
更
闻
孤
鹤
唳
遥
空
。
写景
秋天
咏物
抒情
夏末秋初
树
动物
孤鹤
山水
译文
头顶不戴冠帽,小步站立在疏桐树下,踏过布满青苔的小径,数着步履所至的弓形。
秋雨过后,凉意初生,所有的诗情都包含在这一季的秋天里。
影子与雪的碎屑一般散落在庭院中,月光像筛子一样洒在庭中,声音清澈如同泉水一般,树木在风中摇曳。
四壁空旷寂静,我忍不住发出长啸,又听到远处空中孤鹤的鸣叫。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汪远孙的《殳积堂桐荫觅句图》描绘了一幅秋日午后静思的画面。首句“科头小立倚疏桐”,诗人光着头站在稀疏的梧桐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沉浸在自然中的闲适姿态。接着,“踏遍苍苔径数弓”写诗人漫步在布满青苔的小径上,足见其寻觅灵感的专注与执着。“凉意乍生新雨后”点出雨后的清新凉意,为诗歌增添了秋日特有的韵味。诗人将诗情寓于这秋景之中,暗示了创作灵感的涌现。“影同雪碎庭筛月”运用比喻,形容月光透过梧桐叶洒落庭院,如同雪花般碎裂,营造出宁静而皎洁的意境。“声比泉清树卷风”进一步描绘声音,以泉水的清澈和风吹过树叶的轻响,烘托出环境的静谧。最后两句,“四壁萧然发长啸,更闻孤鹤唳遥空”,诗人借啸声和孤鹤的鸣叫,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高远的志向,使得整个画面既有深沉的哲理,又不失诗意。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诗人于桐荫下觅句时的独特心境,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