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齿
鸿
抒情
哲理
历史怀古
饮食
养生之道
节日
警告
赞美

译文

古老的祭祀仪式和地理,充满着野兽和鹿群。
从蒙卦到需卦,标志着人类开始有了饮食。
时代到了文明的初期,人类文明开始兴起。
人们用非酒非醴的物品,来供奉祭祀。
追溯饮品的起源,可以在经史中找到相关的记载。
礼乐文化因此而兴盛,其中包含了深深的寓意在酒器和饮食之中。
如果不遵循乡间宴会的礼仪仪式,那么如何安排宴会的座位和宾客的次序呢?
如果不歌唱《既醉》的篇章,又有谁会颂扬太平时代的盛世之美呢?
当时代的味道变得醇厚时,天下太平和乐的氛围也就存在于此了。
人类的情感如果过于放纵,就会像流水一样难以控制,这种弊端似乎没有尽头。
古代的鲁国与邯郸的争斗,商纣王的过度饮酒导致的祸患。
歌唱的声音沉寂了,玉树也变得荒凉了,舞蹈结束,花钿散落一地。
毒酒导致的死亡宴安,是因为不谨慎的过错。
繁华会变成憔悴的样子,高台也可能瞬间成为荆棘丛生之地。
我们要尊崇先知伯子这样的人物,他的教训提醒我们不要贪图口腹之欲。
告诫我们不要荒废圣人的事业,对酒类的征税并不是放松的借口。
再次挽救浮华的习俗,追求超脱凡尘的鸿蒙之路。
在宴会上的快乐不要以杯中物为媒介,我们应以和乐之气相聚一堂。
展露出的人应该是那位善于滤酒的人,让我们以写诗来自我止步。
千百年来只有那清醒的灵魂才能永存,我们向汨罗江中的屈原致敬。

赏析

这首宋诗《和周凤隐止酒韵》由柴元彪所作,通过对邃古时期人类生活的描绘,引出饮酒在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过度饮酒带来的危害。诗人指出,从原始社会到礼仪制度的建立,酒在祭祀和庆典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他警告人们不可沉溺于宴乐,应当警惕鲁国和商朝因过度饮酒导致的衰败教训。诗人倡导节制饮酒,回归淳朴,以避免繁华背后的憔悴与衰落,呼吁人们遵循古代贤人的训诫,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秩序。最后,诗人以漉酒者自比,表达对适度饮酒的自我约束,并以千古独醒的形象,寓言自己坚守清醒,如同屈原在汨罗江畔的孤独。整首诗寓教于乐,体现了作者对于饮酒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反思。

猜您喜欢

寿宁节祝圣寿(其八)
宋·王禹偁
祇为忧民感上玄,玉京今日集群仙。更教添注吾君寿,直过人皇万八千。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唐·崔元翰
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花鬘列后殿,云车驻前庭。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缅怀崆峒事,须继箫管声。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域.....
明堂侍祠十绝(其六)
宋·杨简
登歌奏罢乐初成,懿懿芬芬荐德馨。好是天心彰信顺,故教华月吐青冥。
十二月十九日刘宽夫侍御招集雪浪斋悬东坡簪胜笠屐二妙写真诸图同诸君作
清·邵懿辰
郁郁群儒志三代,有晓事者苏公最。谁云洛蜀不相用,孔墨牵连赴时会。裕陵初欲大任公,转得临川骤迁拜。天教婞直娼诸贤,般尔旁观百物瘵。才难可惜不同升,失此一机喟千载。公文力匹韩.....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饮福用《禧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八音克谐,降神出祇。风马云车,陟降在兹。锡我纯嘏,我应受之。一人有庆,燕及群黎。
新正养心殿
清·爱新觉罗·弘历
竹苞松茂广深沈,宵旰恒兹惕照临。中正仁和铭在目,士农工贾廑于心。钧陶恰喜三阳泰,职殖还希六宇愔。安逸不图所为养,书屏日日当师箴。
读史(其三)
清·姚范
西园既谐价,左驺督礼钱。五百意未姝,小靳可万千。此例遂垂则,意气匪鱼鱼。垣闳拘被赕,士操危不全。日进尚未足,月进岂待宣。判官及刺史,绎绎连车船。我闻畜淘河,终日循洲堧。鱼.....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六)
宋·释居简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即日伏惟,无位真人。饱莫喜,饥莫嗔,一日从头五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