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景
山水
写山
写雨
抒情
赞美
豪放
写景兼赞美

译文

伟大的中国拥有五岳,巍峨高耸的嵩山在其中占据着尊贵的地位。
四季百官都来此朝拜,云气缭绕,如烟如盖,追随奔走。
其他的小山丘不足为道,纷纷扰扰地排列在嵩山的面前,仿佛是它的子孙。
秋雨突然降临,原野变得洁净,阳光破海而出,朝霞浮现在天边。
渊明心境旷达,不拘于事务,他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与友人结伴游览山峦。
他们来到山脚下,下马踩着风磴上山,拄着拐杖的他们曲曲折折地攀登着陡峭的山峦。
经过的山窗旁静寂无声,只有猿鸟在窗外经过。山间的石头被飞流直下的山泉冲刷着,发出潺潺的声响。
松树在风中吟唱出哀婉的声响,他们的肌肤因山的冷峻而感到寒意逼人。
他们走到了山的极顶,此时已经接近黄昏时分。云雾为我的前行开辟道路。
我昂首向上望去,惊见天空如此近,似乎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星星。
嵩山超然脱俗,仿佛与人间相隔。似乎有一条路通向昆仑山。
洛阳的奇峰三十六座,在这里一眼望去尽收眼底。
我平生心胸开阔,喜欢壮观的景象。这次游览让我心胸豁然开朗,精神倍增。
两位豪杰的诗词笔力有余地,请你们写上杰出的诗句留在山巅之上。
这样的风流韵事可以流传千年,欧、梅、尹、谢等人都会相继传承下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山之巅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诗中以“伟哉中国擅五岳,巍巍崧高据其尊”开篇,赞美了中国五岳之雄伟,其中嵩山尤为尊贵。接着,“四时百辟尽朝会,云幢烟盖来追奔”两句,生动描绘了四季更迭、群山朝拜的壮观场景。“自馀众阜何足数,扰扰罗列真儿孙”则将其他山峦比作嵩山的众多子孙,突出了嵩山的地位。接下来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秋霖乍开原野净,隆曦破海浮朝暾”,展现了雨后初晴、阳光破晓的清新景象。诗人又以陶渊明的旷达精神自比,结伴游山,体验自然之美。“山腰下马蹑风磴,杖屦诘曲跻巑岏”描述了登山的过程,山路曲折,但诗人不畏艰难,最终到达山顶。“窗经玉女猿鸟寂,石漱飞浏鸣潺湲”则通过静谧的环境,衬托出山顶的宁静与清幽。长松吟风,让人心神俱静,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行穷绝顶已晡侧,云烟为我开馀昏”写出了诗人登顶后的喜悦,云雾散去,夕阳余晖洒满大地。最后,“昂头去天惊尺五,星斗历历俯可扪”描绘了诗人站在山顶,仿佛能触及星空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全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