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景
田园
抒情
城市景象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傍晚时分漫步湖边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首句“屈曲莎堤引兴长”,诗人以曲折的莎堤(莎草覆盖的小路)起笔,暗示了行走路径的蜿蜒,同时也激发了诗人的兴致与情感的延伸。莎堤的曲折不仅映衬出环境的自然之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情感的丰富与复杂。次句“肯辞芒屦踏秋霜”,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霜地上,不畏艰难,坚持行走的决心。这里的“芒屦”指的是草鞋,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朴素而坚韧的生活态度。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束缚的精神追求。第三句“归来已奏孤城角”,描述了诗人归家时,恰好听到远处孤城传来的号角声。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岁月更迭的氛围。号角声与诗人归家的场景形成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最后一句“撩乱梅花落女墙”,以“撩乱”的梅花作为收尾,不仅描绘了梅花在风中飘落的美丽景象,还赋予了这一场景以动态和生命力。梅花的落花与女墙(城墙)的碰撞,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短暂与脆弱的感慨。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漫步湖边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感悟。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