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崔
后
渠
书
屋
碧
山
学
士
隐
墙
东
,
丛
菊
萧
萧
卷
幔
中
。
开
径
自
须
同
蒋
诩
,
著
书
元
不
愧
杨
雄
。
分
畦
粳
稻
清
溪
注
,
对
户
峰
峦
翠
霭
通
。
未
许
栖
迟
三
亩
宅
,
还
应
密
勿
五
云
宫
。
写景
咏物
秋节
抒情
山水
读书
对秋天的赞美
隐士情怀
译文
碧山隐士居住在墙东,那里丛生的菊花在微风中摇曳。
他的行为应该与蒋诩(古代隐士)相提并论,他写书著作毫不逊色于杨雄(古代著名学者)。
他分出田地种植粳稻,清澈的溪水从田边流过;他的住所面对着峰峦叠嶂,翠绿的云雾环绕。
他不会满足于只住在三亩宅地中,他应该更积极地为国家效力,在朝廷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碧山之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首联“碧山学士隐墙东,丛菊萧萧卷幔中”以“碧山学士”点出人物身份,隐居于碧山之东,周围环绕着萧瑟的菊花,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颔联“开径自须同蒋诩,著书元不愧杨雄”运用典故,将崔后渠与古代隐士蒋诩以及大儒杨雄相提并论,赞美其生活态度和学问成就。颈联“分畦粳稻清溪注,对户峰峦翠霭通”进一步展现书屋周围的自然美景,清溪潺潺,峰峦叠翠,与书屋形成和谐统一的画面。尾联“未许栖迟三亩宅,还应密勿五云宫”则表达了对崔后渠虽有隐居之志,但仍有为国效力之心的敬意,寓意其虽隐于山林,心却始终关注国家大事,准备随时出仕报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崔后渠作为隐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其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赏。
唐顺之
590首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