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写山
写水
抒情
离别
送别
怀古
冬日
名胜
城市

译文

第一行“扫携绿野村边去,累日青山旷世机。” 可以翻译为:“(我)扫除杂务,带着行囊来到绿野村边,青山连绵不断,仿佛旷世的秘密武器。”
第二行“惜向永安兰若别,还经灵隐渡头归。” 可以翻译为:“(我)惋惜在永安的兰若寺与你告别,然后再次经过灵隐寺的渡口回到家中。”
第三行“云峰积雪迷樵径,石罅新泉溅客衣。” 可以翻译为:“云雾中的山峰上积雪深厚,遮住了樵夫的小路;石缝中涌出的新泉溅湿了过路客的衣衫。”
第四行“诗会未由陪帝戚,心随云鸟入城飞。” 可以翻译为:“(我)没有机会陪帝王亲族参加诗会,但我的心却随着云鸟一同飞入城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山水间的悠闲与感慨。首联“扫携绿野村边去,累日青山旷世机”以简练之笔勾勒出诗人远离尘嚣,独自行走在绿野与青山之间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颔联“惜向永安兰若别,还经灵隐渡头归”则通过告别与回归的叙述,流露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待。颈联“云峰积雪迷樵径,石罅新泉溅客衣”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积雪覆盖的山峰与清泉溅湿行人的衣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美好并存。尾联“诗会未由陪帝戚,心随云鸟入城飞”则表达了诗人虽未能参与权贵的诗会,但心灵却如同云中飞翔的鸟儿,自由自在,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送槃斋叶敬叔丈
宋·葛绍体
万里春风柳一堤,长条折与记分携。客行却入故乡去,禹洞龙丘认旧题。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