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怀古
写景
咏物
抒情
哲理
春天

赏析

这首诗《五盛阴诗》由南北朝时期的释亡名所作,其内容深沉而富含哲理。诗人以墓地为背景,通过描述新坟与旧冢相继排列,如同鱼鳞般紧密相连的现象,来隐喻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首句“先去非长别,后来非久亲”暗示了人生中离别的不可避免,即使是长久的分别,也终将面临永别;而“新坟将旧冢,相次似鱼鳞”则形象地描绘了墓地的景象,新旧坟茔交替排列,犹如鱼鳞般紧密,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连续性。接着,“茂陵谁辨汉,骊山讵识秦”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将墓地的景象与历史的变迁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历史更迭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代的追忆。最后,“千年与昨日,一种并成尘”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最终都将归于尘土,体现了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之间的对比。“定知今世土,还是昔时人”一句,诗人预示了未来的土地仍将是过去的土壤,暗含了对生命延续的思考。而“焉能取他骨,复持埋我身”则是对生死轮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对生命本质的追问。整体而言,《五盛阴诗》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时间、生命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时间流转的深刻洞察与哲学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