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清
凉
寺
三
首
(
其
三
)
不
顾
尚
书
此
日
期
,
欲
为
花
外
板
舆
迟
。
繁
丝
急
管
人
人
醉
,
竹
径
松
堂
处
处
宜
。
双
树
暗
芳
春
寂
寞
,
五
峰
晴
秀
晚
羲
蕤
。
暮
钟
杳
杳
催
归
骑
,
惆
怅
烟
光
不
尽
诗
。
写景
咏物
抒情
秋景
古寺
地点
借景抒情
禅意
暮钟
夜晚
暮色
赞叹
译文
我不顾及尚书的约定日期,想要在花丛外的马车中停留。
繁弦急管之声让人陶醉,竹林小径和松树堂都处处适宜。
春天双树之间默默散发的芳香令人感到孤寂,而五座山峰晴朗时展现出的美丽景色在傍晚更为绚烂。
晚钟声声催促着归去的马匹,我心中惆怅,烟光中诗情未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清凉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不顾尚书此日期”,透露出诗人对既定行程的不拘泥,展现出一种随性自在的态度。接着“欲为花外板舆迟”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诗人想要在花丛中慢慢前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繁丝急管人人醉”描绘了寺庙内外音乐声声,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无论是音乐还是景致都让人陶醉。“竹径松堂处处宜”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雅致,竹林小径与松木堂舍相得益彰,处处适宜休憩与思考。“双树暗芳春寂寞,五峰晴秀晚羲蕤”两句,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生机,双树的暗香与五峰的晴朗,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最后,“暮钟杳杳催归骑,惆怅烟光不尽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内心的不舍,暮钟声声催促着归程,但心中却满是未尽之意,仿佛一首未完成的诗篇。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愁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王守仁
564首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您喜欢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乙酉九月从李元甫宫谕再登峄山
明·于慎行
旧隐名峰岱岳前,重扶秋雨上层颠。阴厓尚驻千春草,险磴争飞万木烟。河势遥分双白练,山形近作九青莲。狂来欲问巴渝客,得似华阳几洞天。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浈阳峡
明·释今无
不信江流有路通,双岩忽裂见虚空。石屏生觉霜筠细,云窦斜开鸟道穷。夜静爱当船上月,心閒受得峡中风。随时歇处吾归处,辛苦都来怯塞鸿。
庚戌秋分
宋·韩琦
淅淅风清叶未凋,秋分残景自萧条。禾头无耳时微旱,蚊嘴生花毒渐消。钱迸嫩苔陈阁静,字横宾雁楚天遥。西园宴集偏宜夜,坐看圆蟾过丽谯。
禅月台(其二)
宋·韩淲
寻得残僧上月台,雨云清薄未全开。茶瓯坐久酒杯举,桂树落香黄菊来。
孤山
宋·谢翱
又冒晴丝向水涯,寒云冉冉护巾纱。能知绿鬓几回至,欲行黄冠此处家。已把掖垣等茅舍,不愁封禅对梅花。晚风吹袂过船去,看鹤上天冲碧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