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动物寓言
写人心灵

译文

金翅鸟的生命终结,其肉身和骨骼都消散不见。
只有它的心没有消逝,依旧明亮如初,光辉灿烂。
龙王将这颗心取走,将其制成一颗珍珠,用以照亮世间,驱散一切黑暗。
得到这颗如意宝珠的转轮(可能是指某种法器或工具),能够救助一切困难和灾难。
如此珍贵之物如何在人群中隐匿不见?也就是说,这颗能带来光明和救助的宝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却常常被忽视。

赏析

这首诗以金翅鸟的比喻,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心灵的本质与作用。金翅鸟象征着生命与物质的存在状态,其“骨肉尽消散”描绘了物质世界的无常与短暂,而“心不化”则强调了心灵的永恒与不变。通过“圆明光灿烂”的描述,诗人赞美了心灵的光明与智慧。接着,诗人借由“龙王取为珠,照破诸黑暗”这一情节,形象地展示了心灵之光能够穿透世间的种种困惑与苦难,如同明灯照亮黑暗,给予人们指引与希望。进一步,“转轮得如意,能救一切难”则表达了心灵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最后,“如何在人中,日用而不见?”这一问句,引人深思,提示我们虽然心灵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忽视或误解。这句诗鼓励读者去发现并珍视内心的力量,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以实现更深层次的自我成长与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心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具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

猜您喜欢

题夹山玄真渔钓图
元·朱晞颜
榔板从喧寂,丝缗自浅深。烟波同是客,谁识得鱼心。
述忧(其四)
清·姚莹
至人游八极,搏弄日月光。不入生死途,宁有哀乐方!与化无终尽,何物可颉颃!所以老释徒,念此轻侯王。或言学不至,时亦有所伤。木槿慕大椿,鹪鹩效凤凰。物理非一致,大小不相量。斯.....
唐·罗隐
圭玷由来尚可磨,似簧终日复如何。成名成事皆因慎,亡国亡家只为多。须信祸胎生利口,莫将讥思逞悬河。猩猩鹦鹉无端解,长向人间被网罗。
宋·张镃
连夜雨作污渠泥,枯茎蠹叶纷满蹊。塘坳蠕蠕长科斗,瓮腹攘攘翔醯鸡。湿生别种蛆蛭类,倒掷横跳浮却坠。晴风一旦略嘘吹,便解飞腾添足翅。初即阳光缓缓游,鼓队趋群屋角头。雪片有声飘.....
琴操十首(其十)残形操
唐·韩愈
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吉凶何为兮,觉坐而思。巫咸上天兮,识者其谁。
夏日杂感四首(其四)
宋·张耒
娟娟檐前月,虽缺犹媚好。团团理丝虫,养身恃其巧。无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奥。那能捕飞蚊,未解聒耳闹。悲歌草间蚓,辛苦自鸣噪。尔生可以默,何所欲而躁。鸣蛙诉其渴,谓若天可祷。瘖.....
古渔父词十二首(其九)
宋·王铚
禹门三级浪千重,变化飞腾岂有踪。寄语鱼虾休上钓,要看头角是真龙。
行香子(其一)和朱少宗伯兰堣
明·俞彦
石火荣华。有甚争差。到收场、谁擅行家。波波鹿鹿,要博人夸。似鼠拖肠,蛙鼓腹,蚁排牙。前因若有,造物偿他。更何须、墨水些些。几多才子,终老烟霞。任蜣抱丸,乌吓腐,蟹爬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