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写花
忧国情怀
春天
咏物
情感

译文

绿色的田野和青色的田垄渐渐化为尘土,每天都有新开垦的园地焕然一新。
四月间,人们带着花朵移植芍药,却似乎忘记了忧虑国家的是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面。起始两句“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展现了春天大地回复生机的情景。“绿原青垄”形容草木茂盛,土地肥沃,而“渐成尘”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接着,“汲井开园”表现出农民辛勤劳作,开辟水源灌溉田地的场景。“日日新”不仅指自然环境的更新,更寓意着生活的连续性和希望。第三句“四月带花移芍药”具体描绘了春天一个特定的情境——四月份,花开满径,人们开始修剪、移植美丽的花朵,其中“芍药”即牡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受喜爱的一种花卉。这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欣赏。最后一句“不知忧国是何人”却带来了一丝沉郁的情绪。在这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中,诗人突然表达出对于国家忧虑的人的无知。这里蕴含着对当时政治局势的隐晦批评,也反映了诗人的深刻思想和责任感。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透露了他内心的情感世界与社会关怀。在这平淡而又充满意味的话语背后,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于时代命运的沉思。

吕温

108首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