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重
山
·
咏
徐
用
王
斋
中
灵
壁
石
是
处
飞
来
又
一
峰
。
何
人
雕
琢
就
?
夺
天
工
。
四
时
风
雨
气
空
濛
。
砚
屏
侧
,
疑
欲
起
蛟
龙
。
蓄
石
傲
坡
翁
。
仇
池
虽
有
色
,
响
难
同
。
南
州
孺
子
乐
其
中
。
不
须
拜
,
好
友
愿
相
从
。
咏物
山水
写景
抒情
赞美
春景
夏景
山景
水景
风物
译文
到处都有山峰挺立,谁精心雕琢出这些山峰?其技艺超越了自然。
四季的风雨让这里的气氛显得朦胧。砚台旁边的屏风,似乎怀疑这里有蛟龙即将出现。
这块石头被放在坡上显得高傲。虽然仇池(古代地名)的景色很美丽,但其声音却难以与之相比。
南方的年轻人乐在其中。他们不需要拜见任何人,因为好朋友愿意跟随他们。
赏析
这首《小重山·咏徐用王斋中灵壁石》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钱肃润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灵壁石的奇美与独特魅力。首先,“是处飞来又一峰”,开篇即以生动的景象引入,仿佛灵壁石从天际飞来,独树一帜,展现出其非凡的自然造化之美。接下来,“何人雕琢就?夺天工”,赞叹这石之形态,非人力所能及,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凸显出其天然之妙。“四时风雨气空濛”一句,描绘了灵壁石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变化,无论是春雨绵绵,还是夏日炎炎,或是秋风萧瑟,或是冬雪皑皑,石上都弥漫着一种空灵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四季更迭的气息。“砚屏侧,疑欲起蛟龙”,将灵壁石比作砚屏的一角,想象它似乎蕴藏着力量,随时可能唤醒沉睡的蛟龙,进一步强化了石的神秘与活力。而“蓄石傲坡翁”则表达了对石的独立与高傲,即使置于山坡之上,也自有一番傲骨。“仇池虽有色,响难同”,这里提到的“仇池”可能是指另一种石头,通过对比,强调了灵壁石独特的色彩与声音,难以被其他石头所替代。最后,“南州孺子乐其中。不须拜,好友愿相从”,表达了对石的喜爱之情,认为即使是南州的孩童也能从中找到乐趣,无需特意去膜拜,只要愿意,朋友就能一同欣赏这份美好。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灵壁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艺术价值,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