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情感
抒情
冬日
秋天
乘船
忧郁之情

译文

山路有固定的行程,半夜时分仍未抵达。
月亮早已落下,陡峭的崖壁让道路显得艰难。
前方的大江波涛汹涌,如同大海般宽阔。
船夫在黑暗中熟练地划桨,歌声笑声在轻波上飘荡。
霜重使树木和石头变得湿滑,风急使手脚感到寒冷。
登船后忧虑重重,攀登山峰更是曲折如万卷。
远远望去,积水之外的星空清晰可见。
远游使人身心疲惫,衰老疾病让我更加惭愧于进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行走于山路上的艰难与险峻,以及乘船渡河时的困顿和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这两句通过微弱的月光和倾斜的山路,表现了夜行的艰险。接着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描述了面对奔腾的江水,诗人感受到了其广阔与力量。"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乘舟渡河的画面,其中“篙师”指的是操纵船只的人,他们在夜色中默默地掌控着航道,而诗人则是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对待这次旅行。然而,随后的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又展现了天气的严寒和旅途中的艰辛。"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强调了乘船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最后,"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 这一句诗人在远离尘嚣后,方能静下心来仰望星空,而 "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则是对长期旅行带来的身体消耗和精神压力的一种感慨。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