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
芦
子
五
城
何
迢
迢
,
迢
迢
隔
河
水
。
边
兵
尽
东
征
,
城
内
空
荆
杞
。
思
明
割
怀
卫
,
秀
岩
西
未
已
。
回
略
大
荒
来
,
崤
函
盖
虚
尔
。
延
州
秦
北
户
,
关
防
犹
可
倚
。
焉
得
一
万
人
,
疾
驱
塞
芦
子
。
岐
有
薛
大
夫
,
旁
制
山
贼
起
。
近
闻
昆
戎
徒
,
为
退
三
百
里
。
芦
关
扼
两
寇
,
深
意
实
在
此
。
谁
能
叫
帝
阍
,
胡
行
速
如
鬼
。
边塞
战争
地点
情感表达
怀古抒情
译文
五个城市多么遥远,被河水远远隔开。
边疆士兵全都东征去了,城里只剩下荆棘和枸杞。
史思明攻占了怀州和卫州,秀岩西部的战事还未停息。
他回师掠夺广阔荒野,崤山函谷关似乎只是虚设。
延州位于秦地北门,边防还能作为依托。
哪里能聚集一万勇士,迅速赶往芦子塞呢?
岐国有薛大夫坐镇,能控制山贼的兴起。
最近听说昆戎部族后撤三百里,
芦关扼守着两个敌寇,深远的战略意图就在这里。
谁能唤醒天庭之门,让胡人行为不再像鬼魅一样迅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担忧。开篇“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一句,便设定了边塞之地的广阔孤寂,河流成为了自然的界限。而“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则透露出战争带来的荒废与萧瑟。接着,“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一句中,"思明"可能指的是某位将领或是对某个地方的怀念,而“秀岩西未已”则表达了对远方山峦的眷恋之情,或许是在战争中难以忘怀的地方。下文“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一句,"崤函"指的是关中地区,这里可能在描述边塞归来的景象和心境。诗人继续描写:“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这里的“延州”即现在的陕西延安,“秦北户”则是指古代秦国以北的地方,"关防犹可倚"表明边关尚且坚固,而“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则显示出军队的迅猛与力量。诗中还提到“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这里可能是在讲述某位名医或者能人在边地治理山贼的情况,同时也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和频繁。最后,“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一句中“芦关”可能是指某个重要的关隘,而"深意实在此"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战略地位的重视。而结尾的“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则是在问谁能够像神灵一样迅速有效地处理边疆事务,"胡行速如鬼"形象地描绘出敌人的威胁和战争的紧迫感。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边防战事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峡州东山
宋·陆游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赠梁渐子(其四)
明·陈邦彦
海氛初就平,骄敌犹匪茹。潢池有弄兵,逋诛在秦豫。材官非不足,往往烦召募。司农忧转饷,反裘未遑顾。遂使圣躬劳,况也诸曹署。草茅空有怀,所守在章句。温饱非良图,毛锥复何与。子.....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三)
明·张家玉
顺水长驱事已非,龙潜虎伏失干旂。南阳果系真天子,定有王丰勒马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